聚焦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探索 ​“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在京召开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0-14 22:44:17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表示:为全面记录中国农村残疾人反贫困成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以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客观评价中国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深入分析了相对贫困下残疾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政策取向进行了探讨。

聚焦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探索   ​“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在京召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的“全国扶贫日”将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10月14日,2020年“全国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和国务院扶贫办在京联合举办“2020年全国扶贫日系列论坛——残疾人脱贫攻坚论坛”。论坛主题为“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探索”。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兰州大学焦若水教授、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厉才茂博士、残疾人脱贫典型代表廖竹生等作主旨发言。中国残联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体成员、各残疾人专门协会代表等参加论坛。

论坛从歌曲《一个也不能少》开始。歌曲由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作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演员蒋灿作曲和演唱。歌曲充分表达了残疾兄弟姐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同奔小康的殷切期盼,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歌词叙事晓畅、情深意长,歌曲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因残致贫”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表示:为全面记录中国农村残疾人反贫困成就,《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以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为主题,系统梳理了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客观评价中国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深入分析了相对贫困下残疾人反贫困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政策取向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中国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解决,兜底保障进一步夯实;重度残疾人托养工作逐步开展,家庭负担有所减轻;农村残疾人福利体系逐步建立,因残致贫得到改善;农村残疾人困境获得更多发展空间,弱势地位逐步改变。

兰州大学焦若水教授认为: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残疾人特别是农村残疾人的贫困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与此同时,伴随着城镇化水平超过60%,农村残疾人家庭成员向城镇流动加快,滞留在农村残疾人比例持续提高,农村老年残疾人比例持续提高,农村残疾人收入提升难度不断提高,农村残疾人群体一直并将长期是农村反贫困的主体与硬骨头。他建议,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从多维度贫困角度出发,促进农村残疾人脱贫与发展并重,应该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持续探索解决农村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经验。

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厉才茂博士介绍: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研究,依据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从因残致贫的根源出发分析了残疾人群体相对贫困的特点和表现: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在未来一个时期将更加突出,本质上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治理的重点仍在农村。他认为,从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可持续脱贫的视角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首先要正视因残致贫导致的群体性贫困问题,关键在于破解“残疾人脱贫”不可持续性的难题,重点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缩小残疾人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他建议,要着力建立健全民生兜底保障机制、可持续增收机制、公共服务机制、能力建设机制和社会环境与社会支持体系,形成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残疾人脱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有近70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贫困残疾人收入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打下良好基础。目前,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还剩不到80天,必须争分夺秒、快马加鞭,落细攻击点位、下足绣花功夫,全面完成剩余贫困残疾人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要全面排查解决贫困残疾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对因残致贫返贫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要研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有返贫风险人口和边缘人口提前采取帮扶措施。要加强残疾人扶贫工作总结宣传,对五年来残疾人扶贫脱贫的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深入挖掘,全面宣传残疾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扶贫,激励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参与扶残助残事业。

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在讲话中指出,贫困残疾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解决“因残致贫”问题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推动下,破解“因残致贫”问题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效。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的数量大幅减少,贫困残疾人“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保障,“因残致贫”家庭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残联组织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政策落地,不断创新帮扶方式,提升了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减贫成色,探索总结出一系列解决“因残致贫”的典型案例,鲜明生动释放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他强调,在看到脱贫攻坚阶段已取得成效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因残致贫”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及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艰巨性。他指出,在推进全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一要稳定建立起精准监测与帮扶机制。二要进一步完善“因残致贫”家庭的社会救助制度。三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经济困境中的撬动作用。四要持续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残扶贫。五要加强和改善乡村为“因残致贫”家庭服务的能力。六要不断引导激励自强脱贫。

残疾人小康进程总体好于预期

论坛会上,中国残联发布了《解决因残致贫问题的中国方案》。全书分为九章,由41个残疾人扶贫案例组成,汇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围绕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康复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东西协作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社会参与扶贫、树立脱贫先进典型的重点工作,总结提炼经验,梳理工作成效,分析举措方法,深入展现各地在残疾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创新和智慧,提供了一个个破解“因残致贫”问题的典型案例,真实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力量。

该书典型案例中的部分代表来到现场,讲述他们的脱贫和助残脱贫故事。

江西省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残疾人、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廖竹生说:“我们家有6口人,其中3人都是残疾人。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们家一样都没少。互联网带来的商机给了我更多的乐观和自信,我们这个创业团队中的残疾人有98%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我们在一起开网店,实现就业脱贫。我今年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回报社会。”

驻马店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说:“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给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一股活水,破解了基层治理难题,补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下一步,驻马店市重点是把这项工作持续抓好抓实抓长久,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措施机制,加强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让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在脱贫攻坚中实现稳定持久脱贫。”吉林省长春市“善满家园”创办人胡艳萍说:“我们将不断创新探索,通过精准培训,将岗位匹配的技能传授给农村贫困残疾人,通过把残疾人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建设,让更多贫困残疾人由被同情者、受益者向参与者、建设者转变。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再迈新台阶。”该书是全国第一本总结残疾人扶贫工作经验和成效的案例汇编,既为各地残疾人工作者、扶贫工作者及社会工作者助力脱贫攻坚、做好助残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破解因残致贫问题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论坛会上,还发布了由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道略残疾人事业研究院共同策划编写,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支持,求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年度纵览(2020)》。纵览全面反映了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的最新进展,全面反映了各地残疾人政策创新和服务实践最新成效,为读者提供了一本全面直观了解中国残疾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状况的权威读物和工具书。书中的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残疾人小康进程全面加快推进、总体好于预期。

论坛上,中国残联展播了“全国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微视频展播”活动中的代表作品:《一个残疾人驻村书记的日记》《双手走出小康路》《老杨养猪》《轮椅上的站姿》《身残志坚 脱贫攻坚的领头人桑积德》等优秀微视频,并邀请微视频主人公现场分享了他们自强脱贫和带领残疾兄弟姐妹共同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论坛期间,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华良在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50台仿生手义肢,价值250万元人民币,用于开展“集善扶贫健康行”公益项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张雁华秘书长接受捐赠,并回赠捐赠牌匾。此次仿生手义肢,计划资助50名贫困肢残患者,为他们改善生活质量,重归社会。

论坛结尾,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盲人歌手朱黎、蒋灿演唱了歌曲《不忘初心》,聋人舞蹈演员手语表演,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舞姿表达了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热爱与感思。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