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完成从挂牌到扩区“跳级” 浙江自贸区如何弯道超车在全国率先扩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22 18:45:5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9月21日下午国务院发布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自贸区成为关注焦点。而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是,根据《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浙江自贸试验区将在原先位于舟山的约120平方公里基础上,再增加宁波片区、杭州片区、金义片区。
2017年4月1日,浙江自贸区才刚刚设立,而且是全国第三批,比第二批设立的自贸区都要晚上两年,但仅仅不到三年半的时间,浙江就以“弯道超车”的“浙江速度”,在全国率先扩区。
“浙江经济基本面是自贸区扩面升级的理想选择。”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教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江经济的特点是内外贸都比较强而且比较均衡,传统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都在国内领先,在“双循环”背景下,浙江自身较强的区域经济及其对国内外的辐射能力,是自贸区从点到面升级的最佳区域。
油气不再是单一产业链
根据扩区方案,浙江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将进一步拓宽——在目前的油气全产业链建设基础上,向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国际航运物流、新型国际贸易拓展。
2017年浙江自贸区刚挂牌的时候,明确的是以油气全产业链建设为重点的功能定位。当年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世界油商大会上,浙江两大国企牵头成立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的石油全产业链,被视为将会对中石化中石油的垄断形成一定冲击。
这次扩区后,浙江将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其中宁波片区46平方公里(含宁波梅山综合保税区5.69平方公里、宁波北仑港综合保税区2.99平方公里、宁波保税区2.3平方公里);杭州片区37.51平方公里(含杭州综合保税区2.01平方公里);金义片区35.99平方公里(含义乌综合保税区1.34平方公里、金义综合保税区1.26平方公里)。
宁波因为拥有优良的深水港,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资源配置中心。阿里巴巴的总部所在地杭州,要打造的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金融科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电商。以义乌小商品为主的金义片区,要打造的是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数字贸易中心、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港、“一带一路”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浙江省自贸办的负责人表示:“扩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果的全面肯定。”同时,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油气全产业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发展定位不会改变。
中信产业基金旗下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江自贸区能在全国率先扩区,也说明浙江已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目标,扩区的各项条件已经成熟,既有信心、也有能力将前期工作成果运用到更多地区与更多领域。
用15年建成展示制度优越性窗口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次国务院虽然是“打包”发布自贸区的信息和政策,但是浙江尤其引人注目就是在于“扩区”带来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虽然2019年上海在临港新区设立了自贸试验区,但临港新区被视为是上海自贸区的升级版,而非扩展版,很多特殊政策仅限于临港新区内执行,不能溢出。
杨轶清表示,扩面升级之后的浙江自贸区的功能和定位将会大幅度扩展,从油气产业链为主,成为“四港合一”集成五大功能的大平台。有助于“双循环”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
苏筱芮认为,从长远来看,浙江“扩区”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对浙江而言,扩区可以为浙江自贸试验区充分赋权,由点及面深化自贸区改革,从而对浙江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全国其他地区而言,浙江的扩区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对全国其他地区争当自贸试验区‘排头兵’,营造全国自贸改革的优良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到2025年,浙江基本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居全国前列,油气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显著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数字经济全球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先进制造业综合实力全面跃升,成为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增长极。
到2035年,浙江实现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全面建成,成为原始创新高端制造的重要策源地、推动国际经济交往的新高地,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重要窗口的示范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