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2018年那些消亡的风口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2-28 20:55:56

摘要:2018年,“钱荒”加上新老技术交替导致的创新动力不足,让创投圈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过得分外艰难。许多知名创业企业在“寒冬”中倒下,一些近两年格外热门的风口也在2018年偃旗息鼓。

2018年那些消亡的风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2018年,“钱荒”加上新老技术交替导致的创新动力不足,让创投圈众多企业和投资机构过得分外艰难。许多知名创业企业在“寒冬”中倒下,一些近两年格外热门的风口也在2018年偃旗息鼓。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元宵节,易到用车的大股东韬蕴资本发布内部通知称:“公司因耗费大量资金挽救易到,融资自救难以到位,目前已无法支撑现有团队继续运营。即日起,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将安排员工在家办公,期间暂停绩效工资发放,只做基本生活保障,恢复上岗时间将另行通知。”

而此前的1月21日,韬蕴资本就曾发布声明表示,公司难以再对易到进行持续性投入,愿意半价出让所持有的易到33%的股权。

易到用车“拖垮”韬蕴资本的消息让这家早已被遗忘的网约车公司,重回大众视野。除了大股东陷资金困境,创始人出走、高层内乱、司机端提现难等问题,都早已把易到用车推倒生死边缘。

在共享经济领域,易到用车显然起了大早,却赶了个晚集。2010年春末夏初,易到用车所属的“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悄然成立,那时的程维还是阿里的一名前端销售负责人,连在百度上都还搜不到“网络约车”、“共享经济”相关内容。易到用车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的网约车平台之一,曾是被资本追捧的“独角兽”。在它的投资者名单中,不仅有真格基金、晨兴创投、美国高通、戴盛资本、携程等知名机构,还有新加坡政府的身影。在2015年乐视入主易到用车之前,易到曾完成五轮融资,金额近两亿美元。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曾骄傲的表示:“在2014年前,整个中国的叫车领域都是我们的。”2014年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转折年,在年初有6家投资机构先后找到易到,想进行新一轮融资,但被周航拒绝了,他曾表示:“易到没必要拿股权去换那么多钱。”

也许正是这个决定,导致易到在随后的网约车补贴大战中力不从心。2015年初,网约车行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合并后的滴滴快的用户覆盖率已经高达80.9%,易到倍感竞争带来的压力巨大,当年10月,周航以7亿元的价格向乐视出售了易到70%的股权,乐视高管彭钢出任易到总裁。

但好景不长,乐视突然遭遇重大危机,易到自身问题随之爆发出来。此后的2017年,周航与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离开易到,当年 6月,韬蕴资本从乐视及贾跃亭处接手易到股份。

然而到了2018年,韬蕴资本也有些自身难保了。2018年11月,韬蕴资本旗下韬蕴投资、蓝巨投资因甘肃电投定增一案,到期未能偿付本金及规定收益被首钢基金申请查封、冻结名下财产2亿元;12月,韬蕴资本因拖欠中融国际信托欠款,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令。而韬蕴资本董事长温晓东也在老赖的名单上与贾跃亭团聚了。

易到用车所在的共享经济领域曾是2017年创投圈最大的风口之一,但2018年风向急转而下,领域内折戟沉沙的企业远不只易到用车一家。多家创业公司由于“造血”能力有限,“供血”又不足而陷入困境。

2018年,除了伤痕累累的共享经济,还有迅速坠下神坛的区块链、暴雷惨烈的P2P、商业模式不清,生死不明的新零售……

共享经济:项目“烧钱”速度快又遇市场“资本荒”

网约车企业的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共享经济的出现,而共享单车的强势加入,推热了这一概念。

2017年,共享经济引发的变革在各行各业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时,ofo、摩拜单车风头正劲,王思聪和陈欧隔空“对赌”,共享雨伞、共享床位、共享按摩椅、共享篮球等争相出现,共享领域可谓百花齐放。私募通数据显示,2017年度“共享领域”共获得近千亿人民币投资。然而接近年底时,共享领域已颓势初现。

2018年,共享领域情况更是急转而下,风口戛然而止,大批项目重重摔倒地上,只留下遍地“饿殍”。同时,多家头部企业出现退押金难问题。多家媒体报道,ofo目前欠款押金总额超过10亿元,其APP内排队退押金的用户数量超过1000万。近日,共享汽车平台途歌便也陷入了押金难退风波,同时被爆出企业CEO遭用户围堵,多地办公室关闭,合作方起诉索赔等。

曾经共享经济项目被期望通过其拥有的庞大的数据库,帮助社会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而如今,该领域项目自身却面临着“信用危机”。

共享经济风口的消亡,归根结底是因为行业内大部分创业企业“造血”能力不足,“供血”短缺,企业难以为继。果睿投资董事长虞涤新曾对媒体表示,共享经济项目倒闭的原因很简单:首先,竞争太激烈,“流血”不止。创业公司必须一边“流血”(补贴)一边“输血”(融资);同时,受宏观去杠杆影响,“血源”出现短缺问题,很多投资人也缺钱。此外,阿里、腾讯等巨头进入赛道后,谁先抱住它们的大腿,谁就解决了“血源”问题,留给其他创业公司的机会很少,最终局面是头部生存,其他皆死。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年约13家共享领域项目停止运营或陷入资金短缺困境。

共享.jpg

P2P:雷潮震震 VC也被割韭菜

2015年,在“互联网+”的大势下,互联网金融创业迎来大爆发,各路资本也纷纷加速在该领域的布局。当年,在央行不断降息的背景下,银行储户投资P2P热情高涨,数据显示,2015年9月网贷成交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2018 年,在我国流动性资金缩减、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P2P累计已久的风险终于爆发了。从2018年年中开始,随着唐小僧、联璧金融、牛板金等明星平台陆续出问题,P2P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雷潮,在这半年间,P2P项目清盘,平台跑路事件屡有发生。2019年2月14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失信黑名单年度分析报告》中显示,2018年出现问题的P2P平台有1282家,近50%的问题平台处于失联状态,14.51%的问题平台已进入警方调查程序,13.73%的问题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的情况,另有11.86%的问题平台已暂停运营。

不仅平台投资人损失惨重,VC也在该领域经历了大溃败。同时,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1月30日,国内P2P行业的387笔融资共涉及金额690亿元,其中77笔资金投向的70家平台已经死亡,涉及风险资本69亿元。与此同时,P2P暴雷还带来了连锁反应,一些与P2P平台相关的创业公司及VC深受牵连。其中,春晓资本涉及的5家平台,包括聚财猫、君融贷、石头理财、牛板金、抓钱猫等皆先后被立案,春晓资本及创始合伙人韩越也因此深陷旋涡。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曾分析,从行业层面来看,P2P暴雷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商业模式问题。P2P平台业务分为资金端和资产端,分别对应集资和放贷两项功能。前者由于本息保障,属于低风险资金,后者则是典型的高风险资产,而P2P平台在这中间完成了从低风险资金向高风险资产的风险转化,产生了低风险资金与高风险资产的错配。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积聚的风险越来越多,最终爆发了行业性风险事件。

《华夏时报》记者列举20家2018年停止运营的P2P平台。

p2p.jpg

区块链:生于欲望 死于泡沫

也许从来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像区块链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制造如此巨大的财富,让玩家趋之若鹜,甚至陷入癫狂。2018的上半年,创投圈内任何风口的火爆程度,似乎都比不上区块链。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获得投资的项目中41%为区块链项目。该领域新成立公司当季获投率达92%。“这个领域毕竟收益大,蔡文胜、陈伟星、徐小平等人挣了那么多钱,谁看了都眼红。”2018年初一名区块链投资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而全球来看,根据维京资本发布的《2018区块链年度报告》,2018年区块链项目募集资金金额为116.24亿美元,相较2017年增长94.67%。

在这场技术带来的变革中,VC投资人们显得分外焦虑,创世资本CEO丰驰曾表示:传统VC的项目,退出可能要三五年。区块链项目就快多了,只要半年左右,就能完成从天使轮到IPO的过程。真格基金徐小平甚至称:“这是一场顺者昌逆者亡的革命”。入局区块链领域的VC玩家甚至陷入“不睡觉”的疯狂状态。

然而区块链的泡沫破裂得太快,这场狂欢还没持续一年就结束了。币价下跌、项目方圈钱跑路、投机者血本无归……这些都让圈内玩家感觉像坐了过山车,体会到了瞬间飞驰而下的感觉。2018年数字货币市场总市值从1月份超过8000亿美元到11月份跌破1600亿美元,比特币跌幅超过80%,大多数币种跌幅超90%。

狂欢落幕后很多人才看清,原来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一场博傻的游戏。有投资人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有时明知道项目有问题,但每一个后进者都不相信自己是最终被骗的那个,认为会有傻子为自己接盘,然而在你尚未清醒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收网了。”

尽管2018年区块链领域跌宕起伏,但业内还是认为产业仍待发展。目前,国内政策对数字货币相关骗行政策收紧,严防三大风险,确定四不准政策,但同时,监管层也表现出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投机热潮退去,也许2019年的区块链领域投资会更加理性,更多注重技术应用,继续寻找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场景。

《华夏时报》记者简答列举6家2018年停止运营和圈钱跑路的区块链相关项目。

区块链.jpg

新零售:“造血”能力不足 扩张盲目

线上消费流量基本消耗殆尽,红利见顶,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线下新一轮的探索。2018年新零售行业厮杀惨烈,巨头和资本大量涌入,与此同时,由于商业模式不清、盲目扩张等问题,便利店、无人货架等领域都在2018年进入了洗牌期。

邻家168家门店全面关停、131便利店资金断裂、全时94家店被罗森接盘……2018年下半年开始,关于便利店倒闭、停业的消息不断传来,也让整个行业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周家骏曾为《华夏时报》记者分析,便利店倒闭属于少数现象。但凡是倒闭的便利店品牌,基本都有一个共性问题,即经营活动现金流一直都为负。如果一家企业现金流不健康,总要依赖外部输血,而且还是不稳定的资金端,那么倒闭是迟早的事情。此外,一些本土型便利店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可控的稳定成本结构,他们的成本结构中有一项会特别高,因此会导致亏损。

除了便利店外,企业在新零售领域还不断探索新物种,无人货架就是该领域内一匹突然出现的黑马。从2016年开始,无人货架瞬间抢占了办公室等各大消费场景。从2016年到2018年年中,据不完全统计,无人货柜领域项目共融资超过25亿元。

2018年被认为是无人货架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从第一季度后,行业内项目就不停爆出货架撤点、裁员、创始人离职等负面消息。业内人士认为,货损严重、烧钱速度过快、盈利能力差等问题,几乎成为倒下的无人货柜项目的通病。

如今不论无人货柜还是便利店都已经到了转角处,如何调整业务、实现战略转型、产品升级等,同时,尽快摆脱嗷嗷待哺的形象,也许是该领域内项目下一步要着重考虑的方向。目前,虽然泡沫破裂,但资本依旧对新零售领域格外看好,新零售领域未来依旧可期。

无人货柜.jpg

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一直被无数创业者奉为经典名言。在2018年12月1日举办的浙商总会上,对于“风口论”,马云表示,当一个才没成立几天的公司,就凭着几个故事,组建了几个人的团队,估值就可以是几十亿美金,这并不是好的现象。马云提出:“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有北京投资机构的创始合伙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个行业是否火爆,能否成为风口,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是资金是否足够充裕。有些领域是因为前景良好,自然会吸引资金流入。但还有一些领域存在一些持续投入大规模资金的玩家,在行业里人为造出了风口。

有风口的领域就有泡沫,风口中的项目价格往往高于价值。有业内人士提醒,目前VC行业内存在炒作风口的情况。首先,VC所投企业追上风口,可能会较为迅速地获得下一轮融资,而VC则在泡沫中进行博弈,已寻找尽早退出的机会。这种VC是典型的投机者。此外,风口中的企业更容易受到关注,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同时帮助投资机构打造品牌。在业内人士看来,创业者和投资人面对风口时,都要保持冷静,分清真伪风口。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