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
美国为什么不再对中国抱幻想?中美博弈进入战略相持, “301调查”揭示后续将上演什么疼痛“重头戏”
战略相持阶段只能说“火药味”淡一些,但很难说是“缓和”。美国的各项政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而等到效果出现的时候,中国才会真的感到疼痛。

文明兴衰有密码?中国版 “文艺复兴”应与现代文明携手新生
只有发动中国版的“文艺复兴”,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文明升级进化,并与西方文明相互融合,在开放中走出中国之路,形成人类未来文明和不同的多元化新格局。

美国退出中导条约,欧洲裸露于核威胁? 2020年美国的“退群潮”才是“现存”世界秩序的地动山摇
未来几年,尤其是2019、2020,以及2021年,我们可能将目睹两件大事:第一,代表“现存的”世界秩序的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体制,将受到美国等外交政策大改变的严重影响而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和困难中,一些组织可能难以存活。

市场都是骗人的吗?
有现金的不要着急抄底,有股票的不要慌着抛售,这两者矛盾吗?并不矛盾。市场都是骗人的,在底部骗你把股票交出来,在高处又骗你把现金换成股票进去。能反着做的人才叫套利。

操刀的 “毒丸条款“将蔓延全球?”美国贸易沙皇“莱特希泽,从谈判圣手到布阵“大棋局”
特朗普选择莱特希泽是有道理的,因为特朗普的经济计划是“里根式的”。“在里根政府的第二个任期,他的贸易团队在双边谈判中给日本施加了很大压力……如果选择莱特希泽,对中国的强硬态度是可以预料的。”
名记之死恐难撼动美沙关系根基
正如《公主之死》终究没有改变英沙关系正常化大势,《名记之死》一样不太可能动摇美沙关系根基,因为在国家利益这个大天平上,价值观与道德评判历来轻如鸿毛,无论王室千金还是一代名记,都不过是小小的牺牲品。

喊打喊杀的贸易战中,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雏形正在浮现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上面提到的已有安排,尽管在某个“区域”之内,但却具有引领世界经济秩序、塑造全球经济新的竞争规则的作用。

拉动绿色GDP,应对中美贸易不确定性
如果说,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竟如此复杂,那么,原因大半是一开始我们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人”总统,中国经济的去杠杆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

冷遇蓬佩奥:中国不满美国滋事,无妨半岛促和
10月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结束日本、韩国、朝鲜之行后访问中国。然而,与今年6月他首次以国务卿身份访华迥异的是,这次访问前后也就三个小时,而且明显受到冷遇,没有获得中国最高领导人接见,仅与两位负责外交的高级官员举行短暂会晤,打破此前他本人乃至前任的来访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