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新技术助力不良率大幅下降 建行多举措降低小微企融资成本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9-09 19:38:39

摘要:刘桂平表示,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帮企业轻装上阵。疫情发生以后,对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下降0.75个百分点,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进一步下调0.4个百分点。对武汉、对湖北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又作了进一步下调安排。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疫情发生以来,企业融资渠道受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冲击较大。对此,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成了防疫的重点工作。

截至上半年,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1.5%。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159.1万户,同比增长29.8%。

9月7日,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在出席活动时介绍,瞄准疫情带来的新痛点,该行重点加大对信用贷款、续贷、首贷等客户的支持,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比上年末提升3个百分点,续贷累放金额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2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首贷客户数近4万户。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为受疫情影响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延期还款服务,确保企业生存和经营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到6月末已经为约8万户小微企业、超过400亿元贷款延长了还款期限。

降低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

保市场主体重点是保小微企业。稳住上亿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有序开展,经济才能接续运行。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领域多方合力,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首先,央行通过LPR定价水平等引导利率下行;银保监会大力指导、引导、督导、要求商业银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金融机构自身也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变成自觉行动。

上半年,建设银行加大信贷供给,保障企业正常流动性资金需求。通过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配置专项信贷规模等措施,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今年一季度,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在全国商业银行中首家突破1万亿元。

刘桂平表示,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帮企业轻装上阵。疫情发生以后,对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利率下降0.75个百分点,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进一步下调0.4个百分点。对武汉、对湖北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又作了进一步下调安排。

除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建设银行还对小微企业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使得受疫情影响而陷入困难的企业能够接续经营,并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针对抵押类贷款,该行主动为小微企业代付部分第三方机构的费用,包括抵押类贷款押品评估费、财产保险费、抵押登记费,减轻企业的融资负担。

建设银行在首贷率和信用放款方面也下了功夫。刘桂平介绍,该行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客户数占全部普惠金融客户数的比重超过60%。其中,主打产品“小微快贷”,累计为144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投放贷款2.6万亿元,户均贷款80多万元。全行超过97%的网点可以开办小微企业业务。

此外,建设银行于2018年9月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在国内银行业首家推出“惠懂你”手机移动端融资和综合服务平台,实现7×24小时服务,“惠懂你”集成创新了在线测额、预约开户、股东开会、贷款办理、进度查询、贷款归还等功能,通过一部手机一站式完成,可以实现自由申贷、自主办理,融资的便捷性、时效性大大提升。

疫情期间,加速释放“惠懂你”线上服务效能,为客户提供全线上无接触服务,目前该APP访问量突破1亿次,认证企业突破370万户,授信金额超2800亿元。

“我们希望,通过‘能让尽让、能延尽延’的方式,在小微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他们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宽松的经营环境。” 刘桂平说道。

新模式下发放贷款不良率不足1%

2017年,建设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超过4%。此后,在推行新技术的支撑下,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大幅下降。

刘桂平表示,建设银行按照贷前贷后一致性原则,综合大数据、行为评分卡技术和风控专家经验,创新数百个模型,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从客户准入、产品的精准适配,到风险预警、全天候实时监控等全过程跟踪,建立普惠智能风控体系,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人工判断防范风险的做法。新模式下发放的不良贷款的比率不到1%。

建设银行还通过线上化、自动化作业,使客户高效率获得贷款。运用数据自动采集、模型自动审批和标准化系统,推动小微信贷业务流程再造,将传统的线下人工作业转变为线上服务,客户可以全流程、网络化、自助化操作,按需在线上支用、还款,相比传统方式需要20-30天的审批周期,新的作业方式可以实现立等可贷。

从银行角度看,过去建设银行每年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新增一般在100-200亿元,贷款客户新增不到1万户。实施了新模式以后,2019年当年新增普惠贷款3531亿,新增客户31万户。今年前八个月,普惠贷款已经新增超过了4000亿,新增贷款客户近35万户,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同时,建设银行将数据作为信用要素,依托数据技术实现多维度内外数据互联互通,即外连税务、工商、电力、环保、司法等36类4000余项外部数据,整合挖掘结算流水等银行内部海量信息。

以此对小微企业进行信息和数据交叉验证,让客户评价全面真实,通过负面清单加正面清单,破解小微企业资信失真、信息不对称和不完整的痛点,基于数据分析精准预判客户需求,系统自动筛选,多渠道和平台主动下发商机,对接需求。银行变等客户上门为主动服务,客户变求贷无门为自主对接、自助办理业务。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