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国字头扎堆过会力求年前IPO监管层加大供应意在调市场

作者:王兆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18 20:48:28

摘要:12月,无疑成为中国股市2009年新股发行月,最新两批创业板14家公司已经启动发行,中小板公司发行三三两两结伴“周周登场”,而中国重工、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等“国字头”央企高调发行,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央企代表开始密集过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12月,无疑成为中国股市2009年新股发行月,最新两批创业板14家公司已经启动发行,中小板公司发行三三两两结伴“周周登场”,而中国重工、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等“国字头”央企高调发行,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央企代表开始密集过会。
    《华夏时报》通过采访多方市场人士了解到,2009年年关的IPO扩容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金融危机过去不久,银行信贷面临较大压力,企业融资需求强烈,IPO直接融资无疑是较好的方式,亦是资本市场支持经济的最佳方式。
    而将资金引向实体经济,既满足了企业又调节了市场,这不仅是管理层对于中央经济工作后宏观政策的贯彻落实,更是“一箭双雕”的益事。但严重失血的市场,走势就堪忧了。
国字头扎堆IPO
    可以看到,进入12月,IPO扩容节奏超乎预期,临近年关,在第三批8家创业板公司发行后,第四批创业板6只新股再次启动发行与3只中小板新股和中国北车在内的10只股票将在21日至25日一周时间内发行申购。
    多位市场人士给予了记者几乎相同的回答:这与中国宏观政策的意图有很大关系,支持经济是资本市场的“第一要务”。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的讲话,似乎表明了管理层态度。
    尚福林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证监会将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制度,坚持不懈地抓好市场监管,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经济的服务功能,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自主创新等全局性工作贡献力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而此话音落下不久,中国重工便启动IPO,发审委工作“加大马力”,中国一重、中国二重等国字头的央企扎堆过会。
    对此,国资委研究中心资本与市场部部长卢永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最近央企集中上市,这是一种巧合吧,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能用简单的炒股思维看央企的上市,看待中国产业的发展,用“上市圈钱”来形容显然有些偏颇。
    “临近年底,过会较为密集,主要是年底因素,毕竟在明年1月份前发就不需要补充2009年的年报资料了。”上海证券资产管理部人士面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中小板、创业板发得也很快,创业板首批28家股票已经给炒得不成样子。”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黄先生的看法颇为实在:IPO扩容,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国家对股市的基本要求和唯一要求,如果不能融资,股市的意义就失去一大半,IPO扩容也是证券市场各方机构利益共同博弈的结果。
市场抽血“从量变到质变”
    可以看到,面对12月新股扩容,众多的机构分析均将影响定格在“心理层面”,却不曾料到每周过会、发行、申购“一个不能少”,特别是大盘国企的扎堆,资金面趋紧已经由“量变”向“质变”转换。
    “市场扩容和未来包括因银行在内的再融资将是市场大跌的致命冷弹。后市将取决于管理层的态度与实际行动。”某大型投资公司研究员如是说。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张翔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向记者直言:IPO如此密集,已经开始看到管理层调控市场的意图,此前创业板的爆炒,新股发行高市盈率,一定程度上是供应量偏小的原因,适当加大供应,特别是未来大型央企的上市及红筹回归,市场资金面将面临很大压力。
    “当然,目前银行信贷压力较大,作为为经济服务的资本市场,IPO的推进和提速亦是配合国家经济的需要。” 张翔如是说。
    可以看到,17日,当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等大盘股发行时间表确定时,第四批创业板启动了招股程序。沪深两市大盘高开低走,呈单边下跌之势。权重板块及个股普跌,推动大盘快速下挫,全天以次低点报收,沪指失手3200点。
    不过,在光大证券分析师何群荣看来,IPO扩容增加了市场的股票供应,尽管对于资金面有压力,但是12月份也同样有很多基金陆续发行。12月份以来募集成立的9只新基金首募金额达到545亿,超过之前募资额最高的7月份。
    此外,记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2009年即将结束,进入12月中下旬以来,市场呈缩量震荡态势,已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券商、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在收获丰厚收益后,普遍选择减仓盘点,备战明年。
    “我们11月就已经结算了,现在就是在看趋势。”昆仑信托一位投资经理如是说,“明年震荡会很大,外围的变化也很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