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4000亿只蝗虫袭击印度 距离中国仅一步之遥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17 16:54:22

摘要: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不排除有少量蝗虫随季风迁入我国的可能。

4000亿只蝗虫袭击印度 距离中国仅一步之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期,一场罕见的沙漠蝗虫灾害冲击非洲大陆。2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向全球进行了预警,称希望全球高度戒备现在正在肆虐的蝗灾,防止被入侵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据了解,非洲之角的沙漠蝗虫数量一年半内暴增6400万倍,如果不加以控制,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去年12月以来,非洲肯尼亚发生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也发生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据估计,这三国的蝗虫数量已达3600亿只,三国随即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随后这些蝗虫群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向其他非洲国家和亚洲进发。目前亚洲南部的巴基斯坦、印度已经沦陷。已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

距离中国仅一步之遥

蝗虫所到之处只能用“惨烈”二字形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此次蝗灾导致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直接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数百万人生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该组织副总干事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各国必须立即联合采取行动,蝗虫不会等待,它将铺天盖地而来并制造毁灭性灾难。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显示,沙漠蝗虫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移栖害虫。一个普通大小的蝗虫群可有多达4000万只蝗虫,一天之内就可以传播150公里,吃掉3.5万人的粮食。而据肯尼亚消息,在该国东北部,仅一个蝗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

此外,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虫与伊朗蝗虫双重入侵的打击,创下该国27年未见的蝗灾。巴基斯坦官方表示,蝗虫目前每天破坏约为3.5万人的口粮,如任其发展,国家将会无粮可收。为此,巴基斯坦已经宣布进入了紧急状态,动用了数百架飞机进行喷洒农药和驱赶,而其中1架飞机在作业时不幸在拉希姆亚尔汗坠毁。

印度和巴基斯坦一样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根据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的说法,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并有向其它邦蔓延之势。而该邦驻扎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不得不撤军,这也直接缓解了巴基斯坦的压力。印度有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30%-50%的粮食减产,这极大引发了印度政府的担忧,印度总理莫迪更是主动向巴基斯坦伸出橄榄枝请求停战。

布瑞克研究总监林国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蝗虫成灾一般跟天气有关,暖冬及干旱容易形成灾害,春季影响最大。春节处于作物苗期,蝗虫每日食量大,作物幼苗期叶子少,同等数量蝗虫需要更大面积的作物,吃完后,再飞到另外地区,加重了蝗灾的扩散。

由于沙漠蝗繁殖能力强,产卵量大,平均3个月完成一代,随着新一代蝗虫的繁殖和发育,如果不加以控制,沙漠蝗的数量将呈指数增长。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石旺鹏表示,蝗虫严重爆发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大,严重威胁到沙漠蝗发生地区30多个国家的数千万人的粮食和食品安全,非洲之角近2000万人将面临严重饥荒。他说,比起草地贪夜蛾,沙漠蝗的食性更广,移动性更强,繁殖量更大,适应性更强,危害更大。而如果两种虫害叠加爆发,将会是种植业的灾难。

不过,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历史上发生的飞蝗与沙漠蝗有相似的迁飞习性,但属于不同的生物种。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史料中尚未有沙漠蝗危害记载,但专家推测在云南、西藏自治区的聂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摄氏度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条件,相对湿度需要达到60%至70%。沙漠蝗猖獗发生的最大扩散区为缅甸、尼泊尔和印度。

布瑞克研究总监林国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春季发生区的蝗群迁飞方向为印度—尼泊尔—缅甸—我国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昆仑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阻隔,蝗虫很难越过高海拔的寒冷地区。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不排除有少量蝗虫随季风迁入我国的可能。

林国发表示,2019年贪夜草地飞蛾也最终从缅甸飞跃到云南,并在南部多个地区出现虫灾,但相关部分监测及时,并出台相应政策,加上入侵时小麦已经进入生长后期,长江流域麦区隔离,使得贪夜草地飞蛾往北迁移过程缺乏食物,无法完成向北迁移。除了当前蝗灾担忧,部分人士也担忧今年贪夜草地飞蛾会不会大爆发。

对此有专家表示,巴基斯坦的灭虫效果并不明显,目前已有超过四千亿只蝗虫持续肆虐,它们几乎将沿途的万亩良田啃食殆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手段,这些蝗虫在侵袭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后,必然还会继续向东方推进。届时沿途许多国家都将遭殃,而位于东南亚的泰国、越南都是产粮大国,一旦虫灾持续蔓延这些国家都将无法幸免。因此,此时各国联手治理蝗灾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应板块将受益

据悉,沙漠蝗是非洲、亚洲热带荒漠地区的河谷、绿洲上的重大农业害虫,且沙漠蝗的成虫寿命很长,最多可以生存100多天,以上这些特性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

多位专家均表示,要积极采取措施,阻止蝗灾蔓延。国内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蝗虫可以采用诱捕,农药喷杀等方式杀灭。通过基本的气象检测和数据分析,预测蝗灾的发生,及时发现,可以控制影响。

从防治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转基因抗虫种子和农药喷洒实现,可关注种子板块和农药板块投资机会。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不同于对付草地贪夜蛾。蝗虫是直翅目,Bt蛋白主要是针对鳞翅目虫害,需要筛选和分离出新的针对蝗虫的Bt基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影响角度,若虫害导致农产品减产进而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可关注农垦板块投资机会。

大北农董秘陈忠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蝗虫实际上还是比较好防治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有机氯类,如六六六;八九十年代的有机磷类,菊酯类农药农药;再到现在的甲维盐、氟虫腈,最新的杂环类化合物氯虫苯甲酰胺,都有比较好的防效,抗性不是太大的问题。此次蝗虫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待深入了解。

他认为,我们国家历史上长期蝗虫成灾,但近几十年国内没有发生过大问题。针对蝗灾,我们国家建立了很好的预警体系,在蝗虫成灾之前就可以通过各种防控措施控制住。另外,国外蝗灾的蝗虫跟中国境内蝗虫不是一类,现实威胁也许有限。但多个国家受灾可能会影响国际粮价,进而影响到国内粮价。

陈忠恒还表示,DBN9936是国内首批获得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化事件,拥有多项国内国际自主知识产权。DBN9936产品经过严格测试,对危害玉米的主要鳞翅目害虫具有良好的抗性。

与此同时,DBN9936能耐受较大剂量的草甘膦,其草甘膦抗性满足我国大田玉米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可以为玉米种植户提供高效、安全、灵活、低成本的杂草解决方案。第一代该玉米品种抗草地贪叶蛾百分之六十以上,第二代研发和相关测试基本完毕,百分百抗草地贪叶蛾。

大北农集团下属农化产业以农药,植保新型植保肥料为主,目前在公司业务板块中占比不大。农化产业根据中国常见虫害现状,在鳞翅目类虫害和蝗虫防治产品上有比较好的布局。“甲维盐系列产品”一直是公司农化产业重点布局方向。尤其是甲维盐与菊酯复配的产品,结合了两种原药的优势,对相关虫害击倒性快,增效作用明显。据公司农化产业的专家介绍,该产品也能有效的杀灭蝗虫。

银河证券高级投顾李春表示,近期种植业板块大幅上涨,一方面与决策层大力发展三农不无关系,另一方面则与国际性蝗灾引发供求关系转变的预期密切相关。但就我国来讲,对抗蝗灾已有充分的经验,况且近期舆论也在关注非洲蝗灾问题,后面政府肯定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农业收成。所以,种植业板块受益于发展三农是毋容置疑的,但非洲蝗灾东移成为炒作的理由比较牵强。因此,持有种植业股票的投资者,短期应做好兑现利润的准备。


责任编辑:吕方锐 主编:夏申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