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央行彭立峰:优惠利率贷款正快速发放 千家企业平均成本低于1.5%

作者:孟俊莲 刘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14 22:53:22

摘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疫情防控财税支持力度情况、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情况。

央行彭立峰:优惠利率贷款正快速发放 千家企业平均成本低于1.5%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孟俊莲 见习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月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疫情防控财税支持力度情况、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表示,针对人民银行早前推出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到目前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已收到上千家重点企业名单,优惠利率贷款正在快速发放,贷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间,企业平均负担成本低于1.5%。

低于1.5%

根据央行此前公告,为了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做出了一项特别的政策安排:由央行提供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通过主要的全国性银行以及部分疫情比较严重省市的地方商业银行,向重要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的信贷支持。

专项再贷款期限为1年,明确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不能高于3.15%,较上个月一年期LPR 4.15%的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从发放情况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在2.4%-3.15%中间。在此基础上,由财政部对企业按照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低于1.6%。

针对专项再贷款如何确保对准疫情所需的问题,彭立峰表示,目前工作机制是由发改委、工信部提供重点企业名单,然后由央行将名单发放分支机构,要求分支机构务必与每一家企业直接建立联系,没有对接上银行的企业,要协助它与银行建立联系,实现名单内企业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符合贷款条件的,要‘应贷尽贷、应贷快贷’。对政策把握不准的,要及时反馈,立即研究回复,做好全流程的跟踪服务指导工作。” 彭立峰强调。

他介绍,央行建立了电子台账,跟踪监督专项再贷款使用情况;财政部对中央财政贴息安排进行监管;审计署加强审计监督,保障资金使用公开公平公正。发现企业挪用资金的,提前收回贷款,剔除出重点企业名单,追究责任。银行套取再贷款资金的,提前收回再贷款,取消其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资格。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收到上千家重点企业名单,优惠利率贷款正在快速发放,贷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间,企业平均负担成本低于1.5%。”彭立峰说。

三方面金融举措

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冲击,为了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彭立峰表示,“前期央行已会同财政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强化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30条政策措施。后续的工作重点就是抓好落实,让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行业和企业都享受到这些支持措施带来的好处,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具体来看,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贷款合理增速,要降低贷款利率,减免服务费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对小微和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要简化审批流程,审批放贷要快。

还款方面,金融机构要灵活调整还款安排,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彭立峰表示,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要取消反担保要求,扩大担保规模,将放大倍数逐步提高至10倍;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将平均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担保费。

基本面长期向好

2月3日,金融市场开市之后,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彭立峰表示,货币市场方面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对短期冲击较敏感,但短期冲击之后还是会回到长期的基本面上来。“疫情的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投资者是理性的,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有信心。”

彭立峰介绍,2月3日以来货币市场方面,流动性充裕,利率低位平稳运行,中小金融机构融资顺畅,2月13日DR007为2.11%,较春节前下降43BP。

债券市场方面,疫情相关主题债券认购踊跃,国债收益率下行。2月13日,10年国债收益率报2.82%,较春节前下行17BP。

股票市场方面,2月3日股市短暂调整之后,连续7日反弹,创业板已收复失地,创出近期新高,北向资金继续净流入。

外汇市场方面,开市首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下跌,之后在7元附近小幅双向波动。此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交易、清算、结算、发行等服务保障工作平稳有序。

“后续,我们将会继续跟踪疫情进展,及时做好风险应对,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他表示。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