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向财险公司下发通知 不得借疫情渲染炒作保险产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2-03 19:16:2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年初,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后,事态迅速升温。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
2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家财险公司处证实,银保监会财险部今日向各财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做好财产保险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保险理赔服务和保险产品开发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加线上理赔,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同时,不得借疫情渲染炒作保险产品,不得销售吸引眼球的噱头类保险产品,不得销售没有精算定价基础的单病种产品。
保险行业已捐款捐物超2亿
具体来看,《通知》列举了五大方面的要求,包括: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理赔服务及时到位;简化理赔流程,提高保险理赔效率;创新理赔方式,确保理赔服务畅通;扩展责任范围,为疫情防控提供产品供给;合理开发产品,维护财产保险市场秩序。
事实上,早在疫情爆发之初,包括渤海财险、大地财险在内的不少保险公司在第一时间就出炉了众多惠民举措,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热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取消药品限制,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等。
中国保险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接受记者采访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30日16点,保险行业已捐款捐物超2亿;保险公司陆续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武汉火神山及雷神山两所医院一线建设者等捐赠专属保险产品,风险保额超过千亿元。同时,保险机构积极快速赔付,目前,2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专属赔付,赔付金额逾百万元。
“疫情发生后,各保险机构迅速行动,向重点地区大量捐款、捐物、向医护人员捐赠保险的同时,在报案受理咨询、医疗费用垫付和预付、无保单理赔、电子化自助服务等方面向消费者进行了承诺。”邢炜说道。
中国保险业协会也倡议行业结合实际取消理赔医院的限制、取消自费药和诊疗项目限制、取消等待期和观察期的限制等,主动排查出险客户,修改部分条款,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理赔范围。另外,为抗击疫情,除了捐赠款项,一些公司还从海内外采购了大量防护手套、口罩、药物等急需品,支援抗疫情一线。
邢炜表示,因为爱心行动一直在持续,所以数据也一直在更新。据截至1月30日16点统计的数据,预计行业此次捐赠的款项和物资已经超过了2亿元。主要借助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途径实施,也有直接捐赠给特定医疗机构的情况。
险企积极筹措紧缺物资支援抗疫前线
据记者了解,保险机构不仅通过多种方式捐款捐物,还积极筹措口罩、护目镜等紧缺物资支援抗疫前线。例如,中国人寿全集团累计捐赠已超5400万元(不含保险捐赠)。此外,还为身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及武汉本地各级公务员、武警官兵捐赠每人50至100万元保险保障。中国大地保险利用公司供应链资源,紧急购买30万只医用口罩,陆续发往武汉。华安保险通过湖北黄冈武穴市慈善会向武穴市人民医院捐赠疫情防控专用资金100万元,并捐赠40万只医用护理口罩支援黄冈武穴市各基层卫生所的防疫工作等。
除了捐款捐物,保险业还结合自身优势,发挥所长,为参与一线救援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大量专属保险保障,涵盖一线医护人员、武警官兵、公务员等人员。
邢炜表示,各保险公司陆续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政府工作人员、武警部队、媒体记者、武汉火神山及雷神山两所医院一线建设者等捐赠专属保险产品,风险保额超过千亿元。这些专属保险保障主要包含身故、医疗和意外等保障。
在新设专属保险保障之外,保险业还积极扩展现有保单的责任范围,多家公司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引起医疗、身故等责任纳入保障范畴;其他比如意外险、旅游行程取消险等险种也考虑了感染肺炎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各保险公司也根据所处地方的要求,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疫情措施,第一时间推出了众多惠民举措,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热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等。
具体来看,财险公司方面,涵盖特设查勘理赔应急通道、降低小额案件的单证索赔要求等内容,密切关注疫情发生态势,掌握员工动向,区别情况做好相应措施。
人身险公司方面,包括取消药品限制、取消诊疗项目限制、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赔额等,以及主动排查出险客户,修改部分条款,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理赔范围,尽可能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
目前,保险机构已经井然有序地开展快速理赔。截至2月1日,中国人寿已完成8位患病客户及一线抗疫人员的理赔,其中湖北5位,浙江、广东、内蒙古各1位。此外,1月25日至2月1日,中国人寿共受理8468件赔案,赔付1971万元,最快赔案秒级到账。
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公司累计完成6例赔付及4例预赔付,合计赔付金额近73万元:其中,平安养老险日前完成2例赔付及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险客户预赔付,累计赔付金额约9175元;平安健康险完成3例客户预赔付,累计赔付金额8500元;此前,平安人寿已累计赔付4例湖北地区身故案件,累计赔付金额71万元。
一线医护人员单人最高保额累计超700万
此外,一些专业健康险公司、保险公司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发挥自身特有的健康资源优势,组织了有医学背景并有临床经验的内部医学专家,专门成立了健康咨询专家小组,为市民、客户、员工及家属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和就医指导服务。
同时,还有多家保险公司联手国内外知名在线问诊平台,为客户提供在线义诊服务,免费为市民提供新型肺炎咨询、疫情防护指导服务。
据记者粗略统计,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充分涵盖了一线工作人员,寿险公司或财险公司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免费提供的保险保障,单人最高保额累计超700万元。
还有保险机构考虑到了一线人员家属。例如,德华安顾人寿除了免费为山东省援助湖北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线人员提供每人50万元的风险保障外,还为援助人员家属提供子女教育金保障,对于援助湖北省的相关人员,若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导致身故,免费为援助人员的子女提供教育金,每年3万元,至大学本科毕业。
不仅如此,在此次疫情战役中,保险机构不止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还第一时间参与到抗疫第一线。
邢炜表示,有的公司第一时间组织所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加入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中,有的公司将所属医院的大楼开放作为医学隔离区。
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从业人员也表现出自我风采。比如,一些保险公司的员工在了解到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征集志愿者后,主动报名申请加入志愿者服务队,担负起开车运送疫情防控监测组工作人员,前往发热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家中开展入户随访监测健康状况、居家隔离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工作。
期间还涌现出很多令人感动的事例。他们不惧危险,深入一线,疫情面前“逆”向而行,展现出保险从业人员勇于担当的一面。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