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仁爱医院获赠1.8万个口罩引争议:“莆田系”标签之下的发热病人收治定点医院

作者:孙源 于玉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01-31 19:35:38

摘要: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首次公布了本次疫情以来该会接收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却引来了舆论质疑。

武汉仁爱医院获赠1.8万个口罩引争议:“莆田系”标签之下的发热病人收治定点医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孙源 于玉金 北京报道

1月30日,湖北省红十字会首次公布了本次疫情以来该会接收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却引来了舆论质疑。《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其官网发布的《湖北省红十字会防控新冠肺炎捐赠物资使用情况公布表(一)》中,武汉市仁爱医院、武汉市天佑医院分别收到企业捐赠N95口罩1.6万个,折算金额36万元,捐赠方为北京森根比亚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其中,武汉仁爱医院获得的捐赠引起媒体及网友质疑。

遭质疑的原因主要是该医院并非武汉市发热门诊定点单位,且为“莆田系”。根据武汉仁爱医院官网介绍,武汉仁爱医院以妇科、产科、口腔科为重点专科基础,属二级综合医院。

天眼查数据显示,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为武汉仁爱医院的运营主体,成立于2001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陈丽香,持股50%,陈志松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30%。经营范围为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等。

该公司自2016年至今有9次行政处罚记录,其中9条涉及广告违法、商业贿赂等。2019年,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在与林心如肖像权纠纷案中被判决赔偿林心如13万余元,陈丽香及公司于也因此被限制消费。

据相关媒体报道,陈志松是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民营医院联合会会长,为莆田人。武汉诚嘉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显示,集团旗下有多家医院。

1月31日,《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湖北省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有关负责人正在研究这件事,会在官网进行回应。

1月31日下午,湖北省红十字会在官方网站对此事进行回应,提及捐赠数据、口罩型号披露错误等信息:“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复核,发现确因工作失误导致公开的信息不准确。现将捐赠的‘N95口罩36000个’更正为‘KN95口罩36000个’,其流向‘武汉仁爱医院1.6万、武汉天佑医院1.6万’更正为‘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武汉天佑医院1.8万个’。”此外,“2020年1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3.6万个KN95口罩。经向卫生健康部门了解,该型号产品不能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防护,但可用于普通防护。”

但其实,《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一条更重要的的信息,武汉仁爱医院1月30日10:58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份《关于征用部分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收治定点医院报告》,显示武汉仁爱医院的100张床位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被征用。那么医院床位是何时被征用的?1.8万个口罩又是何时被捐赠的?《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武汉仁爱医院有限公司进行确认,截至发稿未拨通。

不过记者查找到了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网站在1月27日10:25发布的《武汉市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慰问信》,文件显示,武汉市前期分三批启用了武汉市普仁医院、武汉市汉阳医院、武汉市亚心总医院等24家民营医疗机构作为发热病人收治定点医院,可用床位10140张。拟在全市征用24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作为第四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可用床位共3130张,第四批征用的医疗机构将根据需要先后启用,并附上了第4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名单。其中的确显示武汉仁爱医院被征用床位100张。

对于为何选择捐给武汉仁爱医院,湖北省红十字会解释称:当时,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武汉仁爱医院向省红十字会发来紧急求助信息,申请紧急救助,提出也参与了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在本医院也有很多发热群众候诊就医,急需防护用品。经沟通,本着人道救急的客观需求和当时的物资现状,捐赠给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8万个口罩、武汉仁爱医院1.8万个口罩。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