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胀 逢低布局金融、地产以及资源类板块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2-04 20:11:3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通缩的身影似乎尚未走远,通胀的预期悄然来临。
本周,市场最大的焦点莫过于年度重头大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投资者忧心忡忡通胀变局,被市场猜测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议题之一。
不难看出,在通胀尚未来临之前,它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议题。即便如此,在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流动性充裕不减,这继续支撑着大盘的震荡上涨。
截至本周三,迪拜危机的阴霾已慢慢散去,热点的不断轮换有力支撑了A股市场的“三连阳”。然而,通胀到底会不会来,可不可防?
市场等待着答案。
通胀的压力魔咒
这决不是杞人忧天,各界对于通胀的预期已经越来越强烈,市场通胀的迹象也越来越清晰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1日在第五届中国贸易救济与产业安全高级研讨会上直言,中国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只是目前市场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非常显著。
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虽然目前市场对于通胀的争议比较大,因为如果从CPI等数字上看,CPI在10月份还是负的,11月可能转正,通胀风险显然是没有的;但是如果考虑到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通胀的压力已经显性化了。
“仔细思考一下,自1664点以来,股市炒作的就是通货膨胀的概念。”知钱俱乐部创始人向贵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1664点时,全球近乎疯狂印制人民币以求救市的手段,已经让他看到了通货膨胀的魅影。
或许,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货膨胀并不明显,因为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有一个传导过程,这个传导过程到底有多长,是没有办法精准预测的,所以当前只有谨防。
不过,太平洋证券高级分析师周明剑对于通胀的魔咒略显淡然,他表示:“通胀一定不是明年的重点议题,明年也只是温和通胀,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股票市场的上扬也难增加通胀压力。只要经济形势向好,股票市场将不断吸纳市场中的流动性,就能减轻实体经济的通胀压力。”
提前布局应对通胀
“通胀并不是不可防,只是需要提前应对。”安邦咨询集团高级研究员陈和午向记者分析,要想防通胀,一方面,要逐步退出刺激政策,不能再继续加码,否则将会绑架银行信贷;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国际热钱的涌入。
由于中国市场依然被视为肥肉,现在海外投资者大多看多中国市场,热钱加码中国的势头不断升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助推国内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剧,让市场流动性继续泛滥,从而加剧通胀预期。
或许温和的通胀并不能对股市造成颠覆性的影响,但资金其实早已经在寻找保值的道路。记者利用Wind数据统计发现,资金早在9月份左右,就开始逢低布局金融、地产以及资源类板块,而这些板块被市场誉为“抗胀股”。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和黄金市场本身就已经有通胀的迹象,如陈和午所言,如果房价再继续疯涨的话,资产价格的压力对通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楼市现已需要调控。
“买地产股、黄金股这类股票防通胀是市场的本能反应,历史上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但前提是,如果通胀爆发出来,那是可以防的;如果通胀被防住,可能效果不会太好。”陈和午如是分析。
不过,如果通胀真的来临,抵御通胀的非周期性品种依然是投资首选。分析人士均表示,那些估值相对较低、成长性较好的金融、房地产以及资源类股票,它们的任何一次回调都是介入的好时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