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国经济2020:寻底与突破

作者:张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28 07:58:12

摘要:2020年又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新格局、新风险以及不断深化的改革中,中国该如何持续生长并找到自己的新动能,成了接下来的重点。

中国经济2020:寻底与突破

张智

一场有关“中国经济是L型、U型还是W型走势”的讨论自2016年开始,延续至今。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2019年。回望来时路,跌跌撞撞走过的2019年还历历在目。前三季度,我国GDP分别增长6.4%、6.2%和6%,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四季度GDP增速大概率还会继续放缓,但有力支撑因素也很多。

不过,随着高质量增长的概念和“不以GDP论英雄”的新要求下,对经济的看法已经在悄然改变。这一年,全球经济普遍低迷,单边主义、贸易摩擦、负利率等正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此时,有关经济走势的讨论已经逐渐远去,偶尔有“经济见底”的声响,但也只是一家之言,而更多探讨聚集在未来怎么办?接下来的2020年是否“保6”,也成为新的争议焦点。

“6%并不是特别的分水岭,增速略高一点或略低一点都不是主要问题,关键仍要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说。

2020年又注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新格局、新风险以及不断深化的改革中,中国该如何持续生长并找到自己的新动能,成了接下来的重点。

寻底

2019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季度会议。和往常一样,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研究当时的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评价此次会议时用了8个字:经济见底,政策见顶。

但事实上,一季度经济增长表现的十分亮眼。2019年一季度政治局会议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

从宏观数据看,社融、M2、生产、投资、消费等增速均有所回升,经济初现企稳迹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与去年四季度持平,止住下滑,首次企稳。

而在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创四年半以来新高;一二线城市地产销售、零售消费名义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均有所上升。从微观数据看,3月钢材、水泥生产同比大幅上升,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销及开工小时大幅回升,均佐证经济短期见底企稳。

不过,一季度经济企稳之下,国际形势的风险、金融杠杆仍在高位,民营企业观望情绪仍浓,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有待于新一轮改革开放去化解。

“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这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但更多是结构性、体制性的。”政治局会议强调。

随后,时间走到了二季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2%,略有放缓。不过,二季度工业增长十分亮眼。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实现5个季度以来首次回升。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好于预期。

这样的增长,也让很多人松了一口气。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6.3%,增长速度如果跟过去比确实是有所放缓的。但是如果拿到当前越来越严峻复杂的内外环境的大背景下来看,和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放在一起来看,这个速度还是不低的。全年的目标任务是6.0%-6.5%之间,上半年6.3%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毛盛勇说。

确实,在三季度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6.0%之后,上半年的增长成了完成年内目标的压舱石。

2019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三季度增长6.0%。这低于市场普遍预期。不过,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有关民生的主要指标均在不断改善中。

同时,在10月举办的外贸“晴雨表”广交会上,参展的中国企业各出奇招稳住外贸订单。叠屏电视、薄壁冰箱、宠物烘干箱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及高效益产品不断增多。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贸、投资顺差显著降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缩小。个别年份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甚至是负的。此外,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些加工贸易类外商投资正在撤出中国,这对相关配套产业带来负面冲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三研究室主任张俊伟说。

对此,中国给出的答案是,扩大进口、扩大对外开放。

在11月举办的中国进口博览会上,一张对外开放的路线图被勾画得清清楚楚——扩大进口,保护知识产权,改善民生环境,建设开放新高地,开展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都是路线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培育一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新政,将开放的质量和范围推到了更高的位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东艳看来,高水平开放是促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扩大进口是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一环。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外进口的商品总额为2.14万亿美元,增长15.8%,增速明显。

“按照新发展理念,我们没有刻意去追求增长速度,一方面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没有为了保速度而刻意放松政策,所以今年的增长速度是比较扎实的,也是有质量的、可持续的,符合新发展理念,含金量较高。”毛盛勇说。

事实上,增长的压力并不只是中国才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9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至3%,较今年7月份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低水平。

稳定

2020年经济怎么走?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又是十九大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更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因此,这一年的经济发展异常重要。

在张俊伟看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经济运行周期、发展阶段和结构性,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的共同影响。要想稳住经济下行的局面,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比如,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宽松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尽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十年未变,但相较去年,今年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从“要松紧适度”改成了“灵活适度”。此外,今年会议对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提出要求,即要“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从我国来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韧性持续增强,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面对内外部挑战,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将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说。

今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常备借贷便利等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在11月先后下调了MLF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

“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核心是,当经济增速回落压力加大,央行可能通过预调微调推升信贷金融数据,以稳定经济增长,即货币政策本质要求仍在于扩信用,这符合我们一直强调的判断,即稳健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以扩信用为主。”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

据了解,全球央行于2019年同步放宽货币政策,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

在市场人士看来,政策篮子中,尚未使用的政策工具还有很多。比如,货币政策方面,只要不放松金融监管标准,进一步降低利率空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财政政策是平稳经济增长的托底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加力增效的空间。

突破

一个好消息是,新经济已经开始趋稳。

在创新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在AI、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领先行列。

每一次的鼠标轻点背后,都是数以千万计的从业人员提供服务支撑。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目前仅共享经济参与提供服务者约有7500万人。这成为“稳就业”最得力的助手。

2019年4月,人社部等部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包括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13个新职业信息。“中国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的缺口每年接近百万”、“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运维员等相关人才缺口将达300万人”,这些市场预测数据让更多人看到了新职业带动就业的光明前景。

此外,5G经济也正在拉开序幕。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深化共建共享,力争2020年底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明年还将优化提升网络供给质量,继续做好网络提速降费,增加中高端信息服务供给。

在此之前,中国移动的5G无人驾驶车已经在雄安小范围上路试跑。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为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除此以外,5G大规模商用,对数字经济发展来说也是重大利好,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按照《中国5G经济报告2020》预测,2020年我国5G总投资约为0.9万亿元。2025年,中国5G用户将达到8.16亿,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这是巨大的市场。

据了解,5G技术一旦突破和建网后,经济面貌会发生彻底变化,物物相连、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甚至整个经济运行状态都会发生变化。

不仅是5G。据了解,一批拥有高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正处于压力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春的气息。

对过去粗放发展结构“断舍离”,才能为经济腾出新空间。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企业,犹如破土之笋,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生机。

对外资来说,中国新经济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等外资投行近年来纷纷根据中国新经济企业的发展需求调整自身构架,积极融入中国的新经济中。

“新经济不仅是与新技术相关的创新经济,更应该是与当前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新平衡意味着旧的平衡已被打破,需要借助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需求和供给的再匹配。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措施主要是供给端的升级、换挡,中国的新经济是创新经济。与之相配套,政策上预期或会呈现出‘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的特征。创新经济时代对投融资模式的需求将明显有别于传统经济时代。”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