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安盛集团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剩余股权 持股100%成我国最大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16 22:01:50

摘要: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安盛天平处获悉,法国安盛集团(AXA)已经从国内股东手中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安盛集团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剩余股权 持股100%成我国最大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从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盛天平”)处获悉,法国安盛集团(AXA)已经从国内股东手中完成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

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批复了该次交易。近日交易双方正式完成了股权交割工作,后续安盛将继续推进工商登记变更以及更名等事宜。安盛此次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总对价为46亿人民币(约合5.84亿欧元)。交易完成后,安盛天平将纳入母公司安盛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安盛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Buberl此前表示,安盛天平为安盛集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可以充分抓住中国财产险和健康险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此次收购也进一步重申了安盛集团的信念,即中国的业务将成为整个集团及其优先发展领域的主要增长引擎。

已更名为安盛保险

公开资料显示,安盛天平是由2004年成立的天平汽车保险和AXA安盛集团在华全资财产险子公司合并而来。

2014年2月,安盛集团对外宣布完成对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股权的收购。安盛集团最初以19亿人民币收购了天平33%的股份。随后考虑到未来业务发展需要,又增加了20亿人民币的资本投入。

50%的股权已经是基于当时中国相关法律下外方股东之于合资保险公司所能拥有的最大股比。

除安盛集团持股50%之外,其余50%股份由5家民营企业持股。分别为宁波益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8898%;上海日兴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持股7.4449%;宁波华阁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1033%;宁波陆达圣科技有限公司持股8.3109%;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2511%。

2018年11月,市场传出消息,安盛集团就股权收购事宜与天茂集团在内全体安盛天平中方股东进行协商,拟接收后者持有的全部50%股权并最终实现全资控股。同月,安盛集团即宣布,公司已与安盛天平中方股东签订协议,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股权。交易完成后,安盛集团持有安盛天平100%的股份。

安盛天平相关负责人曾向本报记者表示:“安盛天平对公司和中国保险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保险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变革时期,为公司创造了从里到外彻底革新的最佳时机。安盛天平致力与中国保险业的优秀人才合作,建构能够充分发挥卓越技术优势的结构。这不仅对业务增长来说必不可少,也确保了公司在中国客户面临日新月异的风险时,能够提供最合适的保障。”

今年8月,安盛集团将安盛天平更名为安盛保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崭新的品牌宣传广告,为其在中国的财险业务揭开了面纱,即安盛保险。本报记者发现,原安盛天平网站(axatp.com)目前也已自动跳转至axa.cn,安盛天平的宣传材料、文件logo等均已变为安盛保险。不过,目前安盛天平的工商信息等暂未变更。

事实上,1816年创立于法国的安盛集团进入中国已有20周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及大连设有代表处。其在中国的业务主体除了安盛天平,还包括浦银安盛资产管理、工银安盛人寿等。

车险亏损困局待解

再来看看此次交易的主角安盛天平近年的经营状况,该公司注册资本8.4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Xavier Veyry,目前于20个省份设立了25家分公司及93家支公司。

这家中国最大的外资财险公司,却在过去的2018年交出了成立以来最糟糕的财务报表。

从保费方面来看,2013年至2017年安盛天平保费稳步增长,保险业务收入从50.06亿元增至81.29亿元。但在2018年,保费却出现下滑,实现63.43亿元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7%。

净利润方面,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安盛天平净利润由上年的0.2亿元快速增长至2.63亿元。此后便开始逐年下滑,2016年,净利润降至0.08亿元;2017年由盈转亏,实现净利润-0.21亿元;2018年,亏损持续扩大至-2.75亿元。车险作为该公司的主打业务,近4年来,亏损持续放大,已从2015年净亏损2.3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58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曾告诉本报记者,外资产险在市场中整体占比不到2%,不少企业存在保费收入波动的情况。一方面,因为产险市场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同质化的中小企业无论中资外资,在市场竞争中总处于不利的地位。以车险为例,竞争导致的赔付金额比较高,除了在市场中有实力有资本打赢价格战的特大公司,一般的中小保险公司普遍是承保亏损的。再加上外资险企的性质和经营要求决定它不能常用这种方式来扩展市场,比较审慎,所以业务规模的发展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外资产险公司在国内的经营范围和网点仍然相对有限,这种情况也给他们的业务拓展带来诸多困难。

一位险企高管还告诉本报记者:“商车费改之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了。相对大的公司实力更强,费用方面投入更大。而中小型企业,目前品牌较小、市场认可度较低,需要投入的如宣传、市场扩展等费用就更多了,所以盈利非常困难。”

他坦言:“现阶段车险产品太单一,很容易被比较,所以现在价格竞争、手续费竞争就比较激烈,这实际也是车险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大公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小险企要价格竞争,大公司比你实力雄厚,你说要做投入,大公司实力也比你雄厚,所以小公司在现在这个状态下,必须找到一个创新的点,或者创新的突破口,才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当然这也需要监管在创新上面多给一点空间。”

在此背景下,安盛天平或有转型之意。去年11月,在安盛集团签署收购安盛天平剩余股权协议时,安盛亚洲首席执行官Gordon Watson曾表示,全资拥有并全面管理安盛天平后,将进一步加快战略部署,创建一家拥抱医疗保健和移动解决方案的领先保险公司。同时,将安盛天平打下的良好基础与AXA安盛在健康和数字方面的全球专长相结合,在持续为车险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通过完善健康险产品线来捕捉健康险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

安盛天平2019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前9月保费收入43.88亿元,实现盈利5879.8万元。未来,发力健康险领域或也将成为安盛天平之后重要发展方向,而股权变更后安盛保险能否走出亏损困局,仍待关注。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