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李钢出走生命人寿另有隐情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08-10-25 22:10:00

摘要:李钢出走生命人寿另有隐情

李钢出走生命人寿另有隐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事情闹到这一步,李钢的离开或许已经不可逆转。”随着不久前生命人寿高层发生变动的消息传出,10月20日,一位接近生命人寿总经理李钢的匿名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
    10月21日,记者从生命人寿处获悉,对于李钢“请辞”事件,公司将对外发布一份声明,但原因绝对不是因为投连事件导致的投资失误所引起。然而截至本文发稿,生命人寿仍未发布相关声明。
    “在外界看来,这次李钢是因为投资失误问责而辞职,但其实自从生命人寿将法定注册地迁移到深圳之后,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就没有断过,李钢请辞无非是生命人寿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激化,以及各方股东权益此消彼长的最后结果。”10月22日,记者联系到一位在今年5月间离开生命人寿的相关人士,该人士向记者如此分析。
“投资失误”只是借口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李钢对于外界报道其请辞的原因三缄其口,但是曾经作为他下属的生命人寿离职人士却有话要说。
    “公司的保险资金投资在5300点的时候就已经出来了,权益类投资比例已经降到5%,在今年行情低迷以及金融危机中,是成功逃离的一家保险公司,如果说这样的投资决策仍然要总经理辞职,那么保险界因投资受损辞职的高管不是应该更多?”10月22日,上述人士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
    为了证实这位人士的话,记者从生命人寿的一份内部数据中发现,在生命人寿保险资金的投资比例中,今年上半年,其权益类的投资比例就下降到5%,而且上半年生命人寿的投资收益已经超过4亿元,同期公司纯利润也在1亿元以上,投资收益率达到4%,虽然在今年第三季度,生命人寿的投资收益率下降,但是也为2.7%,并未蒙受亏损。
    然而,在天津出现的投连风波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去年的大牛市行情中,由于传统的分红保险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已经不足以引起投保人的兴趣,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在那时推出了投连险产品,生命人寿于2007年3月向监管部门申请了6个投资账户,并于去年5月推出了富泰赢家银保投连产品。在去年下半年,这款产品的累计保费收入达到46.84亿元,比上半年增长了149.64%,这一势头在2008年上半年也得到延续,55.26亿元的保费收入同比大增194.55%。但是出其不意的是在今年国庆前后,由于涉嫌违规销售,生命人寿的投连产品在天津遭集体退保。
    但是在这位人士看来,投资失误只是一个借口,从生命人寿将总部迁移到深圳起,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出现,而这次只是让董事会抓住机会,让李钢不得不辞职。
被“架空”的总经理
    10月23日,记者通过一些渠道也了解到,一份“人事夺权”的决定也渐渐浮出水面。
    在今年5月17日生命人寿的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公司的章程被变更,在这次变更中,原本由总经理层面可决定的总公司部门经理助理与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以上级别的人事任命,被提升至须董事会执委会层面来决定。而正是这份“人事夺权”的决定,让李钢成了一名被“架空”的总经理。
    而自从生命人寿获得保监会批复将总部迁移到深圳,亲自主抓迁址工程的不是李钢,而是之前的副董事长张峻,在今年8月15日的保监会批文中,张峻成为公司的董事长,接棒原董事长方建一的职权。
    据一位接近生命人寿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在方建一任董事长的两年期间,生命人寿的主要经营运作都是由总经理全权负责的,公司董事会不参与经营方面事务,李钢也是在两年前从董事长转身成为总经理,方建一那时作为首钢系大股东代表担任董事长一职,而如今随着深圳系股东权益日渐加重,且生命人寿早已透露将在深交所上市,所以李钢这位职业经理人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甚至现在得不到足够的管理权限,这对于一手创立并伴随生命人寿走过9年历程的总经理李钢而言,不能不说是遗憾。
    据此,记者也调查了生命人寿前十大股东以及各自的权益,按保监发改〔2007〕886号批复的生命人寿章程变更,生命人寿确立了迁址前的股东名单,前十大股东大致可分为四大阵营,即旧有发起人股东、外资股东、新世界系股东与深圳系股东。其中大连实德集团与北京首钢股份作为原有发起人的股东各持13.25%的股份;Millea Asia Pte.Ltd与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作为外资股东累计持有24.9%的股份;深圳市武新裕福实业有限公司与北京丰利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新世界在内地保险持股公司,合计持有22.09%的权益。
    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深圳系股东的权益日益加重,生命人寿的管理层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变更,导火索是投资失误问责制,实则是股东方博弈的结果,但是对于已经是职业经理人的李钢来讲,他的请辞不过是人事收权等一系列资方加大公司控制权行为后的无力选择。
    “归根结底,生命人寿出现的总经理辞职事件还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10月24日,生命人寿一位内部人士对此分析,如果李钢辞职,谁来接替生命人寿总经理的职位;如果最后由深圳系股东方提名,这个没有实权的总经理也难当,关键是走入“后李钢”时代的生命人寿能否如期实现两年后的上市梦,开始变得迷离起来,而这些都成为缠在生命人寿总部每一位工作人员头上挥之不去的疑云。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