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我国首个星级诊所标准发布 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服务

作者:吴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12-02 17:13:56

摘要:12月1日,我国首个与国际接轨,用科学方法研发的星级诊所标准《我国城镇诊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目前全国登记在册并实际运行的22万家诊所有望被率先评定“星级”。

我国首个星级诊所标准发布 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医疗服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诊所作为基层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级诊疗制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存量诊所的诊疗水平、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人民群众对于诊所的信任度不高,诊所生存面临困境。因此,发展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循证基础的、科学的诊所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12月1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上,我国首个与国际接轨,用科学方法研发的星级诊所标准《我国城镇诊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下称“指标体系”)正式发布。目前全国登记在册并实际运行的22万家诊所有望被率先评定“星级”。

大会上,《基于城市健康指数的疾病预防和干预的探索与实践》和“紧密型智慧医共体”创新模式先后重磅推出,展现了平安智慧城市通过智慧医疗技术手段实现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帮助医共体内同质管理、资源共享互通,助力就医新格局的构建。

据本报记者梳理,该指标体系以保证患者安全为核心,从结构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三个维度,共281条评审细则,全面评估诊所的服务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将诊所分为一、二、三星,将有力提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诊所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于完善我国优质高效的基层卫生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据记者了解,上述指标体系是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由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创始人、院长高级顾问、IAQS(国际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学院)终身院士刘庭芳教授牵头,平安好医生全程支持。

刘庭芳介绍,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以ISQua(国际医疗品质协会)的认证标准为准绳,以质量层次理论思想为指导,以科学严谨规范适用为原则,以国际相关诊所标准为借鉴,以专家意见定量分析为路径,以前瞻、兼容、星级为导向,系统化地构建了我国城镇诊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诊所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照,为基层卫生体系的完善提供助力。

事实上,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制定了多条鼓励开办诊所的举措。

在国家激励政策的促进下,我国诊所数量正在快速增加。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登记在册并实际运行的诊所近22万家,平均每省拥有诊所超过7000个。诊所业务中,内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骨科、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业务占比超过90%。由此可见,诊所扮演了“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另一方面,在平安好医生“4+1”生态圈战略(医院云+诊所云+药店云+村医云+全球化)的实施过程中,已为4.7万家诊所接入“诊所云”,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份,国家发布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求对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卫健委基层司相关领导指出,建立紧密型医共体的目的之一是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高基层的能力,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要让人民群众少生病、少住院、看好病。在建设紧密型医共体的过程中,信息化应该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依托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助力加强上下衔接、区域协同。

平安智慧医疗首席产品官江涛表示,新一代的智慧医共体、智慧医院肯定不止提供单一的诊疗服务,会涉及云技术、大数据、医药、保险、大健康服务等等,通过信息化建设帮助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的同质管理和资源共享互通,从“治末病”向“治未病”发展,逐步降低医疗支出,实现医疗与公共卫生协同,进而形成有序的就医格局。

去年,清华大学和平安集团联合发布的城市健康指数是正是基于各地区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从既有数据中挖掘相关信息,全面评估城市健康状况,共涵盖3大维度80项指标,在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状况,和医疗资源分配情况的同时,还可重点监测近40种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所有指标与各地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联动、动态更新,能够为城市健康管理提供最及时的决策支持。

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介绍,目前,城市健康指数已在甘肃省落地应用,通过一年来的落地应用,不仅能够从卫生资源、疾病发病、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等多维度进行城市综合评价和动态监测预警,还能够进行疾病风险预测并结合区域特点提供个性化建议。同时,平安智慧城市不仅能为单个诊疗节点提供辅助,更能够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场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实现智慧诊疗一体化。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