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万科思路转折:做房地产的汇丰银行

作者:袁晓澜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20 21:32:47

摘要:万科思路转折:做房地产的汇丰银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袁晓澜 深圳报道

   11月16日,在大梅沙万科新落成的新总部大楼里,万科总裁郁亮在记者面前显得很兴奋。这个在两年前还需要万事躬亲的中年人,目前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了动嘴做决策上了。而面对保利等百亿军团的追击,万科对于市场现状的把握以及未来的战略走向,郁亮向记者娓娓道来。
冬天的教训最珍贵
    《华夏时报》:2008年的土地市场很冷,拿地成本也低,但是那个时候很少有企业拿地,包括万科也是这样,采取相对谨慎的策略。但到2009年市场来了一个反转,大家都在抢地,并且成本很高。从今天再回过头看一年以前采取的策略,会有哪些反思?
    郁亮:过冬的时候,我们牛市很多的毛病就显露出来了,比如说现在内部非常强调避免把中端产品高端化,偏离了市场做中端住宅的主流需求,降价也难销售,而且压住了更多的钱。
    包括对成本的控制,在牛市中也根本得不到重视。如果再面对牛市的时候,不能忽略成本管理和控制。冬天里的教训是最珍贵的,每次会议但凡跟项目发展有关的,我都会提醒,买错地是最大的浪费,这是我们冬天总结的教训。
    《华夏时报》:今年你们在二、三线城市也拿了很多地,这是否成为长期的拿地策略?
    郁亮:万科目前有三不。不拿地王,不捂盘,不囤地。而万科所指的地王是指那种吃掉未来增值空间的地块。现在一线城市拿地竞争激烈,与其在一线城市高价拿地,不如到二、三线城市拿很多的地。我们进入这些城市非常轻松,成本很低,而且重要的是管理上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对于商业模式的探讨刚刚开始,万科在研究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的行业大家应该把它看做是银行行业,跟银行一样,没有核心资本是做不大规模的。汇丰银行是未来万科学习的目标之一。汇丰的内部管理驱动其成为优秀的银行。房地产行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间资本占比大,未来融资能力和竞争力都是关键,因为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财富积累都不足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而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型的特点越来越明显。
“商业地产不是谁都玩得起”
    《华夏时报》:在今年的销售和拿地的速度和规模上,中海、保利、绿城等企业势头猛进,万科一直被外界质疑将被赶超,万科将如何应对?是否会担心老大位置不保?
    郁亮:不能假定万科原地踏步。之前,兔子跑到前面就会骄傲,看不见别人跑到哪儿了?所以我们也会马上行动起来,而且万科在过去3年时间里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转型,到管理,到人员都做了大量的铺垫,相信经过3年修整,当然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增长的轨道,这个时候要追我们也不太容易吧。我们很愿意把它交出来给大家,因为做老大其实不容易。
    《华夏时报》:那这3年的修整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成果吗?
    郁亮:万科仍在寻找新的市场空白点,发展新型物业。其实万科现有项目中220万(平米)的商业配套,我们的酒店正在计划之中,而像人群更加细分的养老物业等业态也已研究3-5年,明年将有3-5个项目落地。
    《华夏时报》:你提到了会发展新的物业,那住宅和商业地产之间会是一个怎样的比例?
    郁亮:未来十年,80%住宅我们不会变。从全国来看住宅还是最主要的需求。另外商业占20%。
    但是持有物业却是非常危险的,比如我们看住宅物业复苏了,但商业地产好像还没有什么动静,这个东西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玩得起的。所以我绝对不会认同未来比拼有多少物业,并不是谁多谁就是资源老大,这个我们不跟大家比。
明年二季度供求有望平衡
    《华夏时报》:你是怎么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的?
    郁亮:总体上来说,房价整个涨幅都在趋缓。随着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国各地其实都在加大产品的力度,供应量在明年第二季度以后会逐步放大出来,这样的话整个市场供求关系我觉得有望达到平衡。房价上涨,涨得过快是有一个幅度,我们经历过2007年的状况,它不可能一味涨下去。
    目前,政府也在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有的文件有一些微调措施,包括政府在供应土地方面也有前所未有的力度,跟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行业里面,唯一跟过去不太一样的是,房子像股票一样,投资性的性质变大了。
    过去冬天整个行业受很大影响,大家没什么好用钱的地方就去买一些股票,买一些资源类的东西,甚至买房子等等,这些投资需求就会放大出来,放大出来之后股市流出来的一些钱分到实业里面去,中国的经济将会更好了,我希望看到这个趋势出现,投资品、金融品不太容易掌握它变化的规律,这是我们在关注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