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太平洋证券高额违约金“镇压”跳槽

作者:王兆寰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20 21:09:19

摘要:太平洋证券高额违约金“镇压”跳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2009年度,上市已经两年的太平洋证券,终于在度过2008年巨额亏损的艰难经营下扭亏为盈。但是,公司经纪业务盈利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是目前太平洋证券主要盈利部门和成为支持太平洋日常经营发展的基础;相对而言,投行和投资等其他部门表现平平。
    可以看到,比起纠结于离奇的上市过程,太平洋证券(601099)近来可谓相当低调。除了还算可以的经纪业务,IPO重启、创业板推出热火朝天的大浪潮似乎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唯一称道的上海朝日还夭折了。
    太平洋证券作为2008年唯一亏损的上市券商公司,是否是该公司的证券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较差所致?还是另有深层次的原因?
人事纠结
    在了解太平洋证券投行内部情况的人士看来,公司投行目前根本的问题乃“用人问题”。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公司投行的正常发展和业绩贡献。一是中层管理人员缺失严重。二是机制不明,暗箱操作严重,而内部改革进度艰难。
    作为云南券商增资改建而来的太平洋证券,内部派别林立,现有公司高管新引进的系列人员和原来云南证券的人员,各种利益人脉互相制衡和牵制,导致太平洋证券内部经营管理举步维艰。
    “公司投行项目储备不多,自己辛苦做完的项目,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还不如不做。有的项目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各方压力却不得不签字,如果出现问题还要受到舆论监督和管理层的批评和谈话提醒。”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太平洋公司投行人士无奈地说道。
    事实上,证券市场中的人员流动似乎再正常不过了,特别是对于证券行业的投行部门,只要有能力合同到期便可以正常离职跳槽。
    “但在我们这儿,选择离开是很困难的,由于一直没有形成有战斗力的队伍,公司为了留住优秀人才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上述人士如是说。
    据他介绍,近期某保荐代表人在保荐合约到期后,在赔偿巨额资金后才获准离开办理手续。
    另据记者了解,离职过程的繁琐与高额的违约金,让很多员工都望而却步,但随之而来的军心涣散可想而知,而太平洋投行部门业绩的波幅明显和乏善可陈,这似乎可以窥视到太平洋投行业务的未来。
    记者在致电太平洋证券董秘林荣环时,他表示正在外地开会,无法回答更多问题。
业绩乏善可陈
    抛开离奇的上市过程,太平洋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坐拥券商所有的业务牌照。按道理应该业绩稳定持续发展才合理。甚至在2007年上市后不久即抛出了高达90亿元的定向增发方案,欲做跨越式发展和争取3年内各项业务指标达到券商行业20强的目标。
    可两年过去了,比照同等规模的券商国元证券,借壳上市后各项业务发展一帆风顺,刚刚完成100亿元的再融资。
    记者在采访多位券商行业研究员后发现,将上市券商的太平洋(601099)当做研究对象的少之又少。“这公司一般不怎么看,业务较为平淡,没有亮点。”“公司没怎么看,上市之时就被曝有很多问题。”
    可以看到,2008年107家证券公司近九成实现利润下,太平洋作为上市券商则是唯一出现巨亏。此外,盈利模式只靠经纪业务,尤以2009年最为明显,基本80%的收入来自经纪业务。
    根据公司最新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承销业务收入仅为534万元,同比下降67.98%,公司仅承担了华孚色纺的增发项目的主承销商,筹集资金12.61亿元,占市场份额的0.46%,较2008年同期提升了0.23个百分点。
    在天相投顾分析师石磊看来,作为相对较小的券商,其投行的业务本身无法和中信等比较,实力自然相对弱。
    “太平洋证券投行业务部创立两年有余,现有约110人左右,其人数规模堪比大中券商,可业务状况却向中小券商看齐。”有分析人士如此评价太平洋证券的投行部门。
    可以看到,2007年,自太平洋证券投行部成立起,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连续做完鑫科材料(600255)、新赛股份(600540)、宁波韵升(600366)三个公司的再融资项目,但之后却再无优质和影响力的项目跟进。而2008年,仅做了三个企业债券副主承销项目。
    今年三季度IPO重启后,公司承销业务收入未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对于2009年唯一值得一提的IPO上海朝日亦夭折了,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华孚色纺的增发项目了。
    然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公司未来的项目储备不多,排队的主板IPO有一个,创业板有两个,其他就是一些债券或者财务顾问等,发行项目今年机会不大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