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首个国家标准代理报关服务规范将于明年实施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多样化、碎片化、网络化、数字化等趋势,海关监管方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报关服务业态的不断拓展,导致代理报关的服务对象、服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手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和法律风险转移也愈加复杂。
同时,伴随着国际贸易形势和方式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海关通关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强化,为了适应海关总署等通关管理部门出台的改革措施,和进出口经营单位和收发货人提出的业务需求,以及促进贸易合规、提高通关效率和效益、规范通关作业,2019年9月25日上午,中国报关协会发布《代理报关服务规范》(GB/T 37518-2019)。
据了解,《代理报关服务规范(GB/T 37518-2019)是在《报关服务作业规范》(HS/T 32-2010)、《报关服务质量要求》(HS/T 38-2013)两项海关总署归口的行业标准基础上,由中国报关协会牵头,海关总署相关司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地方报关协会和报关企业共同起草,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中国报关协会副会长徐秋跃表示,《规范》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代理报关服务是对外经济贸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对外经济贸易效率和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理报关服务行业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标准化活动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不仅如此,《规范》填补了代理报关服务的国家标准空白,是代理报关服务的基本标准,是对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操作性细化和有益补充。《规范》实施后,将使报关服务的内容更加明确,服务的操作更加规范,服务的质量更有保证。有了这项国家标准,将有助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报关企业、报关市场的管理,净化执法环境,遏制不公平竞争,也将有利于产业进出口企业维护自身权益,对报关服务实施社会监督。
徐秋跃还强调,《规范》是中国报关行业助力对外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点举措,也是中国报关行业向伟大祖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我们将以《规范》发布和实施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服务。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宗龄对《规范》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加强宣传、推广和培训;二是抓好标杆和引领,推动会员单位实施标准;三是加强企业意见的收集和反馈,适时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吴杏霞处长指出,代理报关是海关监管的重要环节,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海关的有效监管离不开报关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国家标准实施后,行业将更加自律,更加规范,海关监管更加便利。标准从发布到实施,还有一段过渡期,希望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学习和实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