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万能、投连险2010买什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军慧 北京报道
“今年分红险是市场上绝对的主角,目前市场上大概有80%左右的人身险产品都是分红型的。”首创安泰资深理财师陈凯峰表示,“在前两年股市火爆的时候,投连险当然是最大的赢家,那时候分红险四平八稳的收益显然满足不了投资者急切获利的渴望。而现在,经过金融危机后,老百姓的理财越来越趋向于稳健,所以分红险再度热销。”
以保险市场风向标上海市场为例子,上半年投连险、万能险业务风光不再,分别同比下降59.54%、26.49%;唯有分红险“一枝独秀”,保费收入162.6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8.56%,在寿险业务中占比66%。
首都经贸大学保险专家庹国柱表示,分红险是一种收益很稳健的产品。在加息周期中,分红随息而动可以有效规避通胀。而保监会“保险公司至少应将分红保险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的规定,也可以让保户分享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
分红险的热销除了稳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类产品的分红水平被看好。尽管受制于2008年A股市场大跌,各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不尽如人意,但2008年度分红险的收益仍然可观,普遍超出市场预期。
中国人寿分红险的回报率约在3.5%-3.6%;平安人寿则给出了4.5%-5%的高额回报水平;而8年来主推“保额分红”模式的新华人寿,2008年“年度红利”水平与2007年基本持平。
分红险 2009市场主力军
由于寿险行业的调整以及资本市场的动荡,2009年分红险出尽风头,成为保险市场当仁不让的主流产品。这种兼具保障功能且收益四平八稳的险种,一直是寿险业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主力险种,在历次经济动荡或金融危机时期都有较为优异的表现,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老百姓的理财越来越趋向于稳健,分红险再度热销自然当仁不让。
支招2010:分红增长无忧
业内人士提醒,分红险适合有稳定收入来源、短期内又没有大宗购买计划的人士。而对于收入有限的投保者而言,首先应当购买的是诸如定期寿险、意外险等侧重保障,不带保费返还、不带分红的纯消费型保险,以便用最低的保费获得最大的保障。
其实分红险每年的分红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保险公司不会承诺收益。投保人对红利期望值过高,是因为前几年部分保险代理人在宣传时造成误导,宣传时的收益是基于一种假想状况下的收益水平,并不能代表红利派发的实际水平。
事实上,投保人所交保费并非全部用于投资。在扣除风险金、责任准备金、管理费等费用后,剩下的由保险公司进行资金运作,这部分投资要受保监会的严格监管,目前仍主要集中在银行的协议存款、投资国债企业债、基金等方面。
虽然分红险的分红水平并不完全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但良好的投资水准也是高分红的有利因素。
“平安保险2009年前三季度高达6.0%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剔除投连险将促成2010年分红险业务高增长。”联合证券分析师张黎认为,“根据我们的研究,寿险行业保费增速与前一年的投资收益率高度正相关。”
和平安一样,2009年良好的投资预期,将为明年分红险继续走俏提供强大的动力,通常来说,业务占比较大的分红险的其红利分配通常在次年5、6月间进行,受益于2009年丰厚的投资回报,可预见的高分红将刺激分红险保费高增长。
万能险 结算利率同指4%
如果说2009年是“分红险年”,万能险则显得有些落寞,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寿险业调整以及利率下行,使得依赖银保渠道且对消费者引力下滑的万能险隐居幕后,多款万能险2009年退市,不再被保险公司力推的万能险在今年显得默默无闻。
万能险结算利率在2008年一度冲至6%以上,而随着2009年保险公司改推分红险,万能险偃旗息鼓,风头不再。
去年下半年随着降息周期的启动,保险公司利差降低,万能险结算利率普遍下滑。截至去年12月24日,32家寿险公司的151款万能险产品11月年化结算利率的平均水平已降至约4.07%,其保费收入自然不再出神入化。
据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上海万能险保费收入57.86亿元,同比减少19亿元,降幅达到25%。其中,太平洋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联泰大都会、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和恒康天安降幅都超过80%。
只要意图抢占更多保费市场,维持结算利率最高的平安人寿万能险逆势增长,36.65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幅达到83%。在经历了保费高速增长后,中国平安亦开始不断下调万能险结算利率,从年初的5.25%下调到9月的4.25%。
“一个险种的火爆程度跟保险公司的力推有很大关系。”资深保险理财师阎涛表示,“显然,今年万能险并不被大多数保险公司所青睐。”
阎涛同时提醒消费者,万能险结算利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投资能力。每款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由保底收益和浮动利率两部分组成,浮动利率才是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的部分反映。
支招2010: 通胀预期利好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降息周期结束,加息的脚步越来越近,保险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将稳中有升。
“在加息周期来临之前,各主要寿险公司不会面临显著的保单资金成本提升压力,因此各公司结算利率水平将在目前4%左右的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中金公司一份报告如是认为。
尽管目前市场对通胀的判断还存在分歧,但市场预测最迟明年下半年,央行有可能会采取加息手段来回收过剩流动性。而随着利率的提高,万能险结算利率将会水涨船高。
“万能险结算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吸引一部分客户重新购买,但2010年万能险的销售情况不好预测,取决于监管部门寿险调整、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以及加息预期会不会实现。”业内人士称。
中金公司则认为,在经济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CPI由负转正并温和上行等因素驱动下,中长期债券收益率震荡上行的趋势仍将进一步巩固,而券种配置的变化和收益率的稳健上升均将有助于寿险公司获得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率。
投连险 低调复苏 重回视线
至于投连险,2007年随着股市的大起大落,已经基本消耗完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而监管部门对投资险种的整顿使得投连险这两年的日子并不好过。时过境迁,低调隐忍两年之后,当上证综指稳稳站在3000点之后,投连险又开始蠢蠢欲动,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2009年,暂停一年半之后,投连险低调回归,时间恰逢上证回冲3000点。
就在7月7日上证综指站上3000点之际,保监会集中批复4家保险公司共计8个投连险账户,而这也正恰逢国内资本市场反弹超过半年、涨幅逾80%之时。
“如果资本市场好,寿险公司都愿意卖投连险。”一家寿险公司投连险负责人介绍,“保险公司经营投连险旱涝保收,投连险的风险需要由客户自己承担。资本市场好的话,这个险种带来的保费增速惊人。”
对于这个“毁誉参半”的保险产品,在重新推出投连险的过程中,各家公司则是谨慎对待市场的反应。即便是在保监会批复的投连账户中,也多以稳健为主。在11月6日的批复中,仅有汇丰人寿“进取投资账户”和瑞泰人寿“积极精选投资账户”。
投连险回暖是不争的事实,国金证券研究报告称虽然三季度投连险所得收益小负,但投连收益整体仍然跑赢了大盘指数。
从更长时间节点来看,2008年9月30日到2009年9月30日一年的时间内,收益率最高的是瑞泰人寿的7个投连账户,收益率为37.13%,一年收益超过30%的还有生命人寿、招商信诺、恒安标准、中国人寿等十个股票型投连账户,大部分的投连账户收益都介于15%-30%之间。
然而,投连险的销售情况依然低迷,同样是上海市场,上海保监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投连险销售业绩已由快速下滑转为环比正增长,但第三季度的业绩仍只有第一季度的60%左右。
支招2010:上半年或重新登场
“投连险集保障和投资于一身,与传统人寿保险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人们不同的生活保障需求,其理应是有合适的市场,老百姓在经历了‘投连险之痛’后,理财意识应该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保险经纪人李婷坚持认为投连险被市场过度“妖魔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上证综指已经稳稳站上3000点,甚至即将达到3200点,遥望3500点的时候,第四季度投连收益转正是可以预见的,而在投连收益普遍上扬的情况下,对于各家保险公司而言,到明年上半年,也许就是投连险“重新登场”的时候了。
“现在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认清楚投连险的本质,同时保险公司也不应该为了销售业绩而误导消费者,让该买的买,该卖的卖,投连险就会在保险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李婷如是认为。
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购买合适的投连险还是具有不错投资价值。以新华人寿的“创世之约”为例,其今年收益并不出色,但其长期表现相当显眼。该账户成立于2000年6月30日,当时上证指数位于1928.10点,到2009年10月26日,上证指数用了9年多时间上涨至3021.46点,累计涨幅为56.71%,而同期新华人寿创世之约投连账户却从1元上升至7.585元,累计涨幅为65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