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Lime18个月融资7亿美元 共享出行在美国正享受花样年华

作者:冯樱子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5-09 17:01:04

摘要:共享单车这个中国市场发起的创业模式在大洋彼岸依旧风生水起。近日,由共享单车起家的全球性短途出行平台Lime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3.36亿美元。至此,Lime的最新估值达到24亿美元,成为目前短途出行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Lime18个月融资7亿美元 共享出行在美国正享受花样年华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天,曾备受投资人追捧的共享单车赛道消失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曾经的排头兵ofo陷入押金挤兑风波;摩拜卖身美团,创始团队全部退出。

但这个中国市场发起的创业模式在大洋彼岸依旧风生水起。近日,由共享单车起家的全球性短途出行平台Lime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3.36亿美元。至此,Lime的最新估值达到24亿美元,成为目前短途出行领域最大的独角兽公司。

Lime联合创始人及CEO的孙维耀表示,与国内共享单车企业打法不同,海外市场上的共享出行企业需要“先管理再投放”。提高运营效率和打通政府关系在项目发展中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很好地跟政府达成良性互动,取得他们的信任,企业投得车多反而会减分。”

实际上,除了要面对严格的政府监管外,Lime同样要解决安全隐患和损毁等问题。共享滑板车面临的挑战或许不比共享单车少。

没有价格战 已实现盈利

2016年,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正发展地热火朝天,此时还是投资人孙维耀(Toby Sun)和鲍周佳(Brad Bao)用了6个月时间调研共享出行行业,在对供应链、运营、政府关系等进行深入了解后,二人最终决定跳出投资圈,加入创业大军,并把中国的共享单车模式带到了大洋彼岸。2017年1月,孙维耀和鲍周佳在美国正式创立Lime。

起初,Lime专注于做共享单车,此后逐渐将业务扩展至共享滑板车和共享汽车,目前而言,Lime的业务重点聚焦在共享滑板车方向。

近两年,在国内共享出行企业节节溃败的局面下,Lime的发展速度出乎了很多人意料。近日,Lime宣布完成3.36亿美元轮D轮融资,在过去的18个月里,Lime共计融资金额约7亿美元,最新估值达24亿美元。与此同时,2018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Lime在五大洲,超过100个城市20多个国家都有运营,已有超过2000万用户。孙维耀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Lime没有投入任何付费广告来获取用户,主要靠自然增长。

从订单量来看,Lime 第一轮融资到 C 轮融资期间,订单量增长10倍,预计今年订单量还会增长两到三倍甚至更多。孙维耀介绍:“Lime不仅在美国所占市场份额领先,在全球很多城市和大洲市场占比都是第一名。”

而值得关注的是,与国内共享单车企业严重亏损不同,Lime已实现盈利。孙维耀在接受《华夏时报》等记者采访时提到,2018 年 Lime 的年化收入已超过两亿美元;2019 年四月数据显示,其年化收入已突破3亿美元。“盈利性是 Lime 内部非常核心的 KPI。”孙维耀表示:“这也是中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国内有些公司可能会为了追求高速增长,而不惜一切代价,但在美国,企业的健康增长非常重要。”

孙维耀还提到Lime能实现盈利的三个关键点。首先是频次和客单价,这决定了Lime的收入多少。Lime一直保持健康的现金流,运营两年间从未在任何一个城市进行降价竞争。目前客单价在3至4美元一单。此外,通过不断迭代,Lime的产品使用时间更长,盗损情况减少,折旧逐渐下降。同时lime的运营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自2018年2月,Lime推出第一款共享滑板车产品后,其大概保持每2到3个月做一次较大产品迭代,大概每3到4个月进行更大的产品更新,如今Lime的共享滑板车已更新至第三代产品。

与国内共享单车的不同打法

实际上,当投资人第一次听到Lime要在美国做共享单车时的第一反应普遍是:这可能吗?连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都表示:“一开始以为他们在开玩笑,在美国做共享单车听起来不像是一件靠谱的事情。因为美国的城市分布较分散,且个人口密度不高。”

但接触项目和团队后,童士豪果断选择下注Lime。童士豪曾表示,短距离交通需求确实存在,同时,Lime的团队更具跨境优势。此前在美国也有多家公司在做单车共享,但没有一个团队像Lime那样了解中美两边的市场和文化的不同,同时又能做到产品快速迭代,因此GGV纪源资本很看好Lime。“尤其当他们开始做滑板车共享的时候,感觉更靠谱了。”

孙维耀在接受《华夏时报》等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中西合璧的团队是Lime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元素之一。他说:“这个生意涉及到的价值链和产业链都非常长,从最早的硬件、物流到、供应链管理、国际运输,再到落地运营、政府关系……这不是一个单一国家团队能够完成的。”

目前,Lime在中国团队有70多人,预计短期将拓展到100人;海外团队有超700人,预计年内突破1000人。除了产品外,团队在供应链、运营和政府关系等方面,为Lime筑起了重要壁垒。

可以看到,国内共享单车企业常见的做法是不断投车,通过投放量赢取市场份额,赢取竞争的胜利。孙维耀介绍,但海外市场上的企业打法则与国内不同,海外企业需要做的是先管理再投放。其中,企业跟政府的关系非常重要。即使企业有资金、有车,但如果没有很好地跟政府达成良性互动,取得他们的信任,投得车多反而会减分。

因此,Lime非常重视本地法律、法规,以及与政策制定者的合作。Lime聘请专业人士打造政府关系专门团队,其中包括奥巴马此前竞选团队的公关专家,来负责沟通政府关系。

同时,Lime 制定了不乱投车战略,边投车边与当地政府沟通。“即使我们投得慢,我们还是比其他大部分公司获得更多投放许可数量,甚至是独家运营权。”孙维耀说:“跟政府合作为Lime建立了壁垒,也使我们可以保持很好的价格模型和收入模型。”

此外,与国内企业招募团队统一收车或对电动车充电不同,Lime采取“自己运营团队+众包充电员(juicer)” 的运营模式。孙维耀介绍:“用户都可以下载APP进行简单注册,根据地图显示到街上把没有点的滑板车收回家,充电后再放出来。同时他们可以收到相应的充电费用。”

目前,Lime有约20万众包充电员,并已为他们支付超过1000万美元的报酬。“很多的Uber、lyft司机是我们的juicer。他们可以利用闲散时间,更快地挣一笔钱。”孙维耀提到。

同时,众包的模式也为Lime解决了仓储、基础设施、充电等一些列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把70%-80%投放在巴黎的车收回来,得需要多么大的仓库。即使车辆收回来,巴黎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为这么多车同时充电。”孙维耀说,我们自己的运营团队每天也会收车,但Lime 90%的充电任务都是通过众包充电员完成。

在中国,Lime把总部设在深圳,同时在昆山、天津也有供应链和研发团队。中国团队主要聚焦三个领域:Lime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测试、与国内供应商深度合作。

在孙维耀看来,供应链在Lime的发展中同样占重要地位。只有把供应链团队建造好,未来Lime才可能更好地迎接下一个产品,不论是电动自行车、滑板车甚至是平衡车,不至于依赖第三方零售版产品。

“跟自行车和汽车相比,滑板车真的太年轻了,自行车大概有200年的历史,非电动滑板车才发展不到20年,电动滑板车才发展了10年左右,整个供应链非常新。所以如何挑选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其建立长期的关系,跟他一同把流程和供应链打磨好,对Lime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孙维耀表示。

面对挑战或不亚于共享单车

除了要面对严格的政府监管外,与国内共享出行企业相同的是,Lime也需面对安全、损毁等难题。例如,此前有共享滑板车存在刹车问题、内部起火隐患等消息,让一些用户感觉不安。

面对这些挑战,孙维耀表示,Lime始终致力于把产品做得越来越安全。首先,产品质量把控至关重要。此前在行业内没有共享级别的电动滑板车,零售版注重的是轻便、可折叠,而共享版本更注重防震、安全、使用寿命等。“我们把全球近200个市场的反馈融入供应链及产品迭代中。”

同时,Lime不断加强产品质检。公司在昆山和深圳将建立实验室,专门做滑板车测试。另外,Lime重视本地执行。公司加紧对内部的管理和维修流程的投入。Lime也会跟政府合作进行宣传,引导用户正确骑行滑板车,减少因为不当操作带来的危险。例如,Lime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并通过输入驾照信息等手段,来避免低龄化儿童骑行问题。孙维耀还提到,让整体出行行业更加安全的过程中,基建的配合也非常重要。

面对损毁问题,孙维耀说:“防盗、放毁不可能降到零,毕竟总有人会去做一些傻事,比如把车扔到河里或挂在树上,全世界情况都类似,但目前Lime通过产品更新和运营改进,已经大大较少类似事件发生。”

从根本上讲,孙维耀介绍,Lime实际上是“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解锁”的结合。每辆Lime电动滑板车都是装有GPS及智能硬件,可以随时被追踪。且不同于共享单车的机械锁,Lime使用的所有硬件和锁都是内置设计,所以锁车过程只能由用户在手机内完成。如果用户不打开APP进行付费是无法使用产品的。“在很多市场上,我们运营3到6个月后就基本没再出现破坏问题了。” 孙维耀说。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