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两年亏损2.7亿 偿付能力下滑 横琴人寿拟增资10亿补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3月26日,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横琴人寿”)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
据公告,公司3月1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增资议案,拟增资10亿元,由全部5家股东同比例增资。增资完成后,横琴人寿注册资本金将从20亿元,变更为3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横琴人寿于2016年6月获批筹建,由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环亚实业有限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5家公司共同发起。经营范围包括普通型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2016年底横琴人寿正式开业,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由以上5家股东各自出资4亿元,每家股东持股比例均为20%。
此次增资完成后,将是横琴人寿开业两年来首次完成增资事宜。
具体来看,此次增资,五家股东各自新增出资额2亿元,增资完成后,持股比例不变,依然各自持有横琴人寿20%股权。
此前,横琴人寿已公布的2018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四季度末,该公司净亏损2.46亿元。2017年,横琴人寿净亏损8240.73万元。2016年第四季度即开业第一个季度亏损4253.4万元。
成立两年来,横琴人寿已经累计亏损3.7亿元。
不过,保险业素有“七平八盈”的说法,说的是作为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金融业态,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一家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要经历漫长的亏损期,到成立的第7年才能做到盈亏平衡,第8年才能实现盈利。
作为刚刚成立两年的横琴人寿,要实现盈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外,2018年四季度,该公司的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332.57%,较上季度下降65.96个百分点。
不过其保险业务收入2018年录得24.62亿元,较2017年的8.6亿元增长了185%,市场排名第55位;总保费28.3亿,同比增长228%,市场排名第61位。
根据其2017年报数据,2017年,横琴人寿经营的所有保险产品中,保费收入居前5位的保险产品是横琴优品赢家年金保险、横琴优品生活年 金保险、横琴优康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横琴优健人生终身重大疾病保险、横琴优品添利年金保险。
流动性方面,其最新披露的2018年四季报显示,从综合流动比率指标看,除5年期以上指标外,其他期间指标较好,反映公司在这些期间资产端、负债端现金流匹配情况较好;5年期以上指标为21.2%,较上季度提高1.29个百分点,但仍偏低,公司需要加强5年期以上资产的配置;1-3年以内指标本季度为负数且绝对值较大,主要原因是负债端与资产端1-3年以内预期均为现金净流入,同时相对资产端,负债端净流入数量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珠海首家全国性寿险公司,横琴人寿还在陆续组建新的管理团队,目前所引进管理人员的都是保险业老将。
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为资深保险人,1989年加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后曾担任中国人寿个险部总经理、人保寿险副总裁等职务。
2018年初,横琴人寿总裁人选确定,为担任过中国人寿银保部总经理、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的李国栋。
而在今年初,横琴人寿迎来拟任副总裁黄志伟,此前其在中国人寿系统,参与过中国人寿股改上市工作,曾担任国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2017年4月前后,拟任新光海航人寿总经理,时长近一年时间。
3月22日,有媒体报道,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裁盛今将出任公司首席投资官,侧重负责公司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关业务。
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横琴人寿表示,将工作重点放在“稳”上,恪守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坚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直面初创期的各类挑战和问题,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压力、业务拓展压力等,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夯实发展根基。在深入分析内外部形势的基础上,2017年大力拓展保障业务,积极拓展业务布局,超预期完成了目标,进一步确立了“科技驱动”+“家庭保险账户”的双特色发展模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战略任务。
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曾介绍,家庭账户不同于传统保险固有的单一产品模式,而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自由变换组合保险产品,满足从出生到晚年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简而言之,家庭账户为用户提供了直接、精准、高性价比的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