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增量资金蓄势待发! 421股将直接受益 A股或迎来4100亿元“外援”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3-01 16:51:1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3月1日凌晨,MSCI官方宣布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并通过三步把中国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20%。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这意味着A股“入摩”程度再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MSCI首席执行官 Henry Fernandez也表示,中国开放的速度比大部分人认为的要快。
市场投资机构普遍认为,此举对A股市场风格、估值定价等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预计被MSCI纳入后,下半年外资会加速流入A股市场。此外,在利好政策不断释放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对A股“虎视眈眈”。
有机构乐观估计,此次扩容或为A股带来4000亿人民币以上的增量资金。对此,某券商人士表示,近期市场出现如此强势的反弹,与外资加速入场有一定的联系。据Wind数据显示,2月全月北上资金合计净流入603.91亿元,仅次于1月份的606.88亿元。前两月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210.79亿元,超过上季度外资流入的总和。
421股将直接受益
MSCI首席执行官Henry Fernandez表示,中国的对外开放速度比想象的要快,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倒退。总之,我们看到的是加速开放。不过,Henry Fernandez也表达了他的担忧,包括市场大幅波动期间的股票停牌问题。
据了解,股票停牌问题一直是Henry Fernandez的忧虑重点之一。在A股闯关MSCI之前,Henry Fernandez就对外界表达过这个忧虑。而当A股最终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之后,MSCI更是加强了对成分股“任性停牌”的管控:一旦拟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的成份股在生效前停牌,则会被取消纳入资格。
MSCI董事总经理兼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RemyBriand表示,互联互通机制已被实践证实是投资A股市场的可靠渠道。中国A股以5%的纳入因子初始纳入MSCI指数的成功实施为国际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正面的体验,并促成了他们进一步增加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投资的兴趣。
RemyBriand表示,中国监管机构对继续改善市场准入条件的坚定承诺是赢得国际机构投资者支持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此承诺的例证之一是,最近几个月来A股停牌数量已显著减少。
此外,MSCI咨询期间收集的反馈意见表明,国际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分三个步骤增加中国大盘A股的权重,而不是MSCI原先提出的两步建议。主要的考虑是为了减轻指数调仓执行期间的潜在交易压力。此外,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还建议,中盘A股应在大盘A股权重增加时一起纳入MSCI指数,从而更加顺畅的实施大中盘A股的有序纳入。
因此,MSCI将根据以下时间表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
步骤1:作为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的现有的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至10%,同时以10%的纳入因子纳入中国创业板大盘A股,该步骤完成后将包含共253只大盘股。
新增概念股名单为12只创业板股。
步骤2:作为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0%增加至15%。
步骤3:作为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数审议的一部分,MSCI会把指数中的所有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15%增加至20%,同时将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以20%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指数,该阶段新增概念股为168只中盘A股,其中包括15只创业板股。
完成此三步后, 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预计成分股中有 253 只中国大盘 A 股和 168 只中国中盘A股(其中包括了 27 只创业板股票),这些 A 股在此指数中的预计权重约 3.3%。
银河期货分析师仲文庆表示,本次A股纳入因子上调至20%,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自去年A股开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之后,我国进一步放宽了QFII以及RQFII等一系列海外投资人的准入条件及投资范围,并允许参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解绑、以及国债期货新品种上市。本次MSCI增加中国A股在MSCI指数中的权重本身就是大概率事件。此外,从韩国入摩的经验来看,纳入进度大致与韩国相当。
A股或迎来逾4100亿元外资
去年在公布将纳入因子从2.5%升值5%以前,MSCI董事总经理、亚太区研究部主管谢征傧测算,5%的初始纳入因子预期将为A股市场带来约22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此次,扩大A股权重的MSCI指数涉及MSCI全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亚洲市场(除日本)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预计,若按照MSCI咨询的计划方案实施,乐观估计,截至2020年5月,将给A股带来610亿美元(约4135.80亿人民币)的增量资金,其中2019年5月、8月和2020年5月分别有229.70亿美元(约人民币1557.37亿人民币)、242.70亿美元(约1645.51亿人民币)和137.60亿美元(约932.93亿人民币)的新增资金。
对于近段时间以来A股的整体大幅上涨行情,某券商人士表示,一定程度上与一些先知先觉的主动投资型资金提前进场有关。特别是今年年初,A股的中小创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代表大盘蓝筹的沪深300指数的估值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在美联储加息缩表放缓,全球流动性压力边际减小的大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全球市场都出现了上涨,估值极低的A股自然更受青睐。
此外,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的市盈率(TTM)分别为13.11倍、12.28倍、37.23倍,相较于市盈率(TTM)分别为18.55倍、34.21倍、20.37倍的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及标普500指数,可以说估值极低。而从全球市场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这也导致境外对冲资金配置A股的需求较大。
期货资深人士胥京钢表示,其实,A股被纳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的影响短期较小,影响主要是在长期。随着A股“入摩”、“入富”等程度的加深,对于国内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而言,了解境外机构的投资风格,也将成为未来投资交易中的一门“必修课”。
相对于国内机构,外资的“抱团”效应更为显著。外资机构重视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股,偏好金融以及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上述行业投资市值占总投资市值近七成;此外,对于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休闲服务和建筑材料这几个行业来说,外资相对国内机构享有具有较强的“定价权”。因此,在此次MSCI扩容过程中,上述行业或将受益于外资的持续流入。
胥京钢表示,从过去外资进入其它地区股市的操作风格可以发现,外资一般会采取的是一种类似“推土机”的买入方式,他们不顾上市公司短期内的价格波动,而是注重长周期的投资效益,也就是所谓的选好标的后持续买入。近两年,外资对中国内地消费白马股的操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