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震宁,80年代文学的“漏网之鱼”,将追随王蒙写下去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9-01-29 15:47:58

摘要:著名评论家白烨将《长乐》看作聂震宁回顾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

聂震宁,80年代文学的“漏网之鱼”,将追随王蒙写下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北京报道

“聂震宁先生的很多作品写在1985年、1986年左右,那个时候有‘八五新潮’,分现代派和学院派,但他属于漏网之鱼” 日前,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版《长乐》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陈晓明如是说。

很多人知道聂震宁是出版大家,曾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漓江出版社总编辑、社长,还知道他主持出版过中文版的《哈利.波特》,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获过文学大奖的作家,是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庄重文学奖获得者,他在1998年出版的聂震宁小说选《长乐》至今仍有读者念念不忘。

20年来,聂震宁从一位青年实力作家到一位著名出版家、全民阅读推广人,此次新版《长乐》既是“出版家”聂震宁对“作家”聂震宁文学历程的致敬与回望,也是对今后重拾文学创作的期许和自勉。

《长乐》由“快乐的故事”、“不快乐的故事”、“森林的故事”三部分组成,所选作品包括20个短篇和3个中篇(《岩画与河》、《暗河》、《死信》),既有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严肃探讨,又有对人生意义的深情叩问;既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现实关注情怀,又富于冷静而睿智的哲学思辨,反映了作家内心深处的人文精神。

著名文学家王蒙先生对《长乐》的文学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几天开始阅读《长乐》,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因为我感觉可以用‘惊艳’两个字概括。”王蒙认为《长乐》题材很独特,书写很从容、浪漫。“一种淡淡的浪漫,没有声嘶力竭、没有太多的煽情,点到为止,也没有太明显的挑逗,但是你又觉得他除了日常生活以外,里头有一种幻想、有一种追求、有一种愿望,有一种使我们生活更增添一些活力、增添一些热度,乃至于增添一点趣味的东西”。

陈晓明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认为聂震宁的作品有很丰富的文学价值,但在当时没有引起充分的注意,是文学史的“漏网之鱼”。“聂震宁认为《长乐》是一个人,这里边意味着无穷。可以看到这么一种小说,它非常平易、轻松、自在地把长乐的风土人情书写下去,它的可贵恰恰在于它的日常性和寻常性。我们也常说以平凡处境抒情是小说最难做到的一点,聂震宁先生笔下的人和狗却很温馨。”

著名评论家白烨将《长乐》看作聂震宁回顾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 “我们今天看80年代文学的时候,可以概括出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归来者文学、朦胧时期思潮,但是把《长乐》归到哪个地方都不行。硬是把它往哪里归的话,好像跟寻根有点关系。它实际上虚构了一个长乐,把长乐构造成一枚邮票。书里头很多地方写长乐,其实却没有这个地方,他给我们构建了长乐的文学世界。”

“我珍视自己的作家身份,也珍视诸位对我寄予的希望,可以说做文学是我的初衷,也是我的初恋。”“《长乐》短短6000字,已经让我快乐了几十年,不能再依靠《长乐》了。”68岁的聂震宁说要追随王蒙写下去,84岁高龄的王蒙刚刚又发表了一篇小说新作。(编辑严葭淇 主编王义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