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封盘概念股受益反倾销 化纤板块全线看涨

作者:李叶

来源:

发布时间:2009-10-23 20:37:58

摘要:封盘概念股受益反倾销 化纤板块全线看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叶 北京报道

   作为新生题材,10月20日起,封盘概念的诞生刺激了化纤板块全面看涨,一时间成为场内的热点。
    此“封盘”非彼“封盘”。目前,市场热议的封盘概念股与商务部最新发布的2009年第80号公告关系密切。该公告公布对境外锦纶切片厂商实行初裁、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此消息一出,切片厂商开始囤货封盘,而化纤板块的封盘概念股也由此诞生。
    的确,化纤板块的发力正是受到“封盘”这一概念的刺激。本周,化纤板块的表现一如大盘的走势,在震荡中不断抬头。分析师均表示,在封盘概念的带动下,不少化纤股将值得投资者继续持有。


封盘的刺激
    10月20日,美达股份(000782)午盘买盘力量陡然增长,并迅速封于涨停板。与此同时,整个化纤板块纷纷活跃,华峰氨纶(001064)、太极实业(600667)等个股纷纷揭竿而起,化纤股一时间成为二级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商务部的公告称,中国内地锦纶6切片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决定,对美、欧等地进口锦纶6切片征收4%-36.2%不等的保证金。
    锦纶6切片,学名聚己内酰胺,又称聚酰胺-6切片或尼龙6切片。主要用于生产化学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和复合材料。此反倾销策略对锦纶6切片价格造成很大的影响。据测算,以初裁规定平均保证金征收比率计算,今后进口涉案国家的锦纶6切片,每吨价格将上涨5000-6000元。
    天相投顾统计的数据显示, 2005年我国锦纶6切片表观消费量91.89万吨,进口量为22.09万吨,进口依赖度为24.04%;2008年,同比增至130.02万吨和55.12万吨,进口依赖度为42.39%。四年时间,过高的进口依赖度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瓶颈,国内企业反倾销制裁的需求也就已经存在了。
    商务部这一消息可谓及时雨。此消息一出,锦纶切片厂家就作出表态,80%以上的供应商都已封盘,市场对于此类化纤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强烈,二级市场上,以美达股份为首的化纤股应运而起,至此,封盘概念股新鲜出炉,20日,美达股份、德美化工(002054)、联合化工(002217)等化纤股均以强势涨停收盘。
    “其实,这一概念与此前市场热炒的贸易反击概念股存在着相同的主线,均是因为贸易反击引发境内相关产品的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这一概念激发化纤板块个股的炒作契机,激活了化纤股的股性,进而引发二级市场股价的上涨。”金百灵投资公司分析师秦洪就封盘概念进行了分析。


投资机会渐显
    由封盘概念所带动的化纤股投资机会注定越来越清晰。
    “反倾销只是一个刺激性因素,这一刺激让投资者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况且即便经历了金融危机,化纤行业的终端需求并没有下降很多,现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盈利,业绩弹性也比较大。”信达证券化纤行业分析师郭荆璞十分看好化纤行业的前景。
    海关总署9月的出口数据显示,9月单月,纺织纱线及织物出口同比下降4.6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同比下降8.11%,同比降幅大幅收窄。
    “这一出口数据超出预期,在目前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出口好转的势头将得到延续。纺织行业出口的好转无疑助推化纤行业向好发展,部分小品种化纤价格可能将继续上涨。”东方证券行业分析师杨云同样看好该行业的投资价值。
    封盘的举动让投资者再次清楚地意识到,化纤板块已经开始逐渐转好。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化纤行业收入、利润和毛利率等指标都显著回升,其中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5%,毛利率也上升至15.2%,与2006年11月份和2007年2月份的水平比肩。
    与此同时,化纤行业的三季报也为投资者平添信心。化纤业三季报业绩环比大幅好转,粘胶短纤企业回升最明显。粘胶短纤三季度毛利率恢复到20%以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氨纶业还处于复苏初级阶段。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经济触底回暖不断得到确认,作为纺织服装的出口大国,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从而拉动对化纤产品的需求。
    不过,即便如此,面对市场对沾染封盘概念的化纤股的炒作,郭荆璞还是告诉记者:“短期炒作已经有些过分,上涨空间值得商榷,但前期化纤板块一直没怎么涨,长期来看化纤行业的补涨需求仍然存在,走势值得期待。”
    他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烟台氨纶(002254)和华峰氨纶。此外,作为锦纶切片的龙头,美达股份仍然值得关注,而三季报净利润环比增长80%和100%以上的山东海龙(000677)、澳洋科技(002172)等公司都值得投资者逢低吸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