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设立三年仍未获批 富银消费金融又遭遇行业监管收紧

作者:刘陈希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2-25 22:14:41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也透露了富银消费金融的最新进展。公告表示,富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尚须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审批机构批准后成立,各方股东的资格、出资额与股权比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审查、批复结果为准。

设立三年仍未获批 富银消费金融又遭遇行业监管收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等了近三年时间,云南省的第一张消费金融牌照仍未获批。

12月19日,A股上市公司视觉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昆明顺城若普商贸有限公司协商一致,拟签署补充协议对富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持股比例进行调整,并相应追加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其中公司拟追加出资额2100万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也透露了富银消费金融的最新进展。公告表示,富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尚须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审批机构批准后成立,各方股东的资格、出资额与股权比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审查、批复结果为准。

迟迟未能获批

据了解,富银消费金融设立于2015年12月,由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网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昆明顺城若普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拟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

此前视觉中国的公告显示,富银消费金融的经营范围拟定为: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实际上,目前各方对富国消费金融何时能够获批也比较期待。记者注意到,2017年下半年,云南省国资委还曾在其官网上发文表示支持设立富银消费金融,并希望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能够积极申领我省第一个消费金融牌照。

然而三年过去了,富国消费金融的牌照仍未获批。据了解,富银消费金融尚须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审批机构批准后成立,各方股东的资格、出资额与股权比例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审查、批复结果为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富银消费金融的发起设立股东也萌生了退意。公告显示,在此次调整后,各方出资额均有所变动。其中,网金控股放弃参股富银消费金融,其余三家出资人则追加了出资额。据公告透露,富滇银行追加出资额2400万元,由调整前的1.17亿元调整为1.41亿元;视觉中国追加出资额2100万元,由调整前的8100万元调整为1.02元;顺城商贸追加出资额2100万元,由调整前的3600万元调整为5700万元。三家认缴出资额合计仍为3亿元,富滇银行、视觉中国、顺城商贸三家出资比例分别为47%、34%和19%。

启信宝信息显示,网金控股2009年成立于广州,注册资本3300万元,实缴2500万元。其主要业务布局包括金融科技、消费者服务、商业服务等。其合作伙伴包括诸多如浦发银行、微众银行等商业银行机构、众安保险、小赢理财等类金融企业,以及中国移动、万科物业等核心企业。而对于为何此时选择退出,网金控股则未透露更多的消息。

行业监管收紧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23家已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另外,行业拟发起设立3家消费金融公司,并有1家获批筹建。

而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景和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互联网消费信贷交易规模超30万亿元,增长率为33%;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信贷交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40.8万亿元,增长率为19%。

北方某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已成为各公司竞争的重点,而消费金融则是重中之重,原因就在于与非持牌公司相比,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融资渠道更加丰富,包括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方式。除此之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能撬动更多的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监管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约束也在不断收紧。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已有中银消费金融因借款人贷前调查未尽职、未采取有效方式跟踪检查贷款资金使用以及获客渠道存在以贷收费等问题被上海银监局累计罚款近300万元;湖北消费金融因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不到位,收到湖北银监局40万元罚单;海尔消费金融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中心支行罚款10万元等。

上述内部人士认为,当前的监管环境和舆论监督环境愈发严厉,作为持牌机构,要从战略取舍层面明确合规经营与高速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看来,今年消费金融行业步入洗牌期,风控和合规成本将大大提高,消费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和营销成本也将进一步升高。在行业利率受控、服务费受限的前提下,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成为必然,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能够掌控场景的机构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