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杭州警方对P2P平台可溯金融做出不予立案决定

作者:金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0-31 18:52:46

摘要:<p>本报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br/></p><p>P2P出现兑付危机,投资人报警,警方给出不立案决定,这在行业内还不多见。</p><...

杭州警方对P2P平台可溯金融做出不予立案决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微 北京报道

P2P出现兑付危机,投资人报警,警方给出不立案决定,这在行业内还不多见。

10月31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对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可溯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做出不予立案决定。


通报指出,7月17日,公安机关接群众报警,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可溯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于7月19日依法对此案受理审查。

经公安机关调查,可溯金融采用点对点模式开展网络借贷中介业务。未发现公司有建立资金池产生资金沉淀和大额资金非常规进入个人账户情况。9月17日,公安机关依法对国鼎文化科技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做出不予立案决定。

在调查中,警方发现公司四川加盟商李某某在经营过程,,存在隐匿事实、编造谎言、私下截留公司放款及借款人还款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月10日,检察机关已正式批准逮捕李某某。


警方表示,将继续对可溯金融后续催收回款等事宜保持密切关注,如发现公司或加盟商有将回款占为己、不用于兑付行为,涉嫌犯罪的,必将严肃查处。

据了解,这是警方首次对P2P网贷案件作出不予立案决定。

今年7月15日,可溯金融自爆出现严重的兑付困难。当天晚上,可溯金融在其官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可溯金融关于应对行业环境短期恶化》的公告称,网贷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恶劣生存环境,市场资金整体流动性不足,大批量借款人短期的还款意愿降低以及还款能力不足,给平台的经营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暂停发布新标,同时成立催收工作组等。

其后,有传闻称可溯金融已立案,不过可溯金融澄清称,提交公安受理的信息并不代表已经立案,否则平台高管早已被控制。但可溯金融并无立案。

10月30日,可溯金融还发布兑付工作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10月29日20:00,平台全体出借人已有11251人(所持待收7.3亿元)进行身份权益认证,完成兑付方式在线投票,并将开展新兑付工作。

目前,对于警方公布可溯金融不立案问题,有业内人士表示,只能说不以非吸不立案,出现了问题还要看资产端是否出了问题,这可能还涉及去刚兑的问题,但不立案,也不能说平台就没有问题。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政策有积极一面,这是对早期猛药政策的纠偏,是谁的问题就处理谁,可以避免资产推荐方,借款人恶意逃废债,拖死平台。

编辑:金微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P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