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开放银行时代来临 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趋同

作者:吴丽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10-27 23:16:52

摘要:10月27日,2018一本财经金融科技与银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诸多银行和消费金融领域的行业人士,以“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同交流银行与金融科技最前沿的创新经验,寻找发展突围口。

开放银行时代来临   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趋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吴丽华 北京报道

开放银行时代已经到来,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合作共赢?

10月27日,2018一本财经金融科技与银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诸多银行和消费金融领域的行业人士,以“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创新发展之路”为主题,共同交流银行与金融科技最前沿的创新经验,寻找发展突围口。

开放银行时代的机会

会上,针对银行与金融科技结合的最新发展趋势,四川新网银行行长、执行董事赵卫星认为,开放式银行的时代已经到来,而在普惠方面,还有大量客户的需求未被满足,金融科技需要进一步深耕。

中国银行业协会系统服务部主任赵成刚表示,要把金融科技应用到整个生态环境,尤其是服务能力建设中,在此过程中,应该关注的三点,是制度约束、标准规范应用、消费者保护与教育。

“传统银行迈入开放银行,首先要对用户开放。中国有上千家银行,要做开放银行,得先想好自己的定位。”融360|简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在峰会现场表示。

腾梭智能董事长胡亮则称,银行业面临寒冬,传统盈利模式难以为继,新晋金融科技蚕食市场。未来要用智能技术打造智能银行,而“在风险精细化定价等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提供帮助”。

小赢科技金融产品总经理孟召兵同样提及风险精细化定价。他表示,目前,中国进入了消费金融发展的黄金时期,“普惠金融如何做到又普及又惠众?要对客户的等级进行精确的评价,才能给出比较合理的价格。”

“互金机构和银行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其实不懂用户。”萨摩耶金服副总裁马驰骋特别指出,中国农村有6亿多人,县城有4亿多人,但人们往往谈论的是3亿多的城市人口。只有真正潜心下沉,才能了解复杂的中国。

在主题演讲中,不少嘉宾提及,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如何互补。“源于互联网的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的银行,在文化、机制上是有一些碰撞的。”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认为,“在未来,科技公司需要更加接地气,考虑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感受和现状,而后者需要更开放。”

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正在趋同

在主题演讲之外,为集思广益、碰撞思想,峰会组织了两场圆桌论坛,主题分别为:“科技时代下,消费金融的突围与创新”“合作共赢,银行应该如何与金融科技公司联手”。

在“科技时代下,消费金融的突围与创新”圆桌论坛中,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拟任首席风险官李鸿认为,银行和金融科技实际上密不可分——早在金融科技兴起之前,银行就在不断创新了。

云南信托总裁舒广称,持牌金融机构有牌照和金融优势,金融科技公司有获客、风控、催收优势,两者应该是共生,而非竞争的模式。

包商银行行长助理兼包银消费金融公司董事长刘鑫观察发现,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模式正在慢慢趋同化,“未来大家比拼的,是生产和管理的效率”。

中国民生银行公司业务部数字化中心总经理王彦博表示,目前消费金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有效识别客户产生消费需求,或可能激发其新兴消费需求的时机。而它可能是”稍纵即逝”的。

在“合作共赢,银行应该如何与金融科技公司联手”圆桌论坛中,融慧金科CEO王劲认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可以分补充式、咨询式和深度合作式三种。而深度合作模式,又可以包括定制化模型建设,以及最深入的联合运营。

众安保险机构金融部总经理王鹰指出,银行特别是城农商行,正纷纷往零售业务转型,大型银行也在尝试下沉。此时,银行需要借助金融科技公司力量,更好地经营用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玖富与银行目前的合作模式,包括P2P资金存管、银联云闪付、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消费金融资产获取管理、基于大数据的风控。”玖富集团副总裁兼玖富万卡CEO金增笑表示。

本次峰会一本财经旗下一本智库还发布了《科技金融时代下,银行的智能金融之路》报告,报告提出了“银行4.0”的概念,报告认为,技术永远是手段,金融服务也是为了人的繁荣而服务的工具。在思考数据化的时候,不能忘记人与人的接触在金融业务中的作用,在关注提供更多信贷产品的同时,也更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关心客户整体的财务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包容的数字金融体系。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