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人人贷杨一夫:过去十年间,网贷业积累了很多正向价值

作者:王兮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15 00:44:53

摘要:谈及行业的未来,杨一夫还坦言,在过去十年间,网贷行业积累了很多正向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牌,未来市场会更加的明朗,以及在各种监管落地的过程当中,这个行业也会更加规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兮 北京报道

随着监管细则的逐步出台,网贷行业的发展方向愈发明晰。

日前,全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P2P网络借贷机构合规检查工作的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其中主要包含36大项、108条合规内容。

不少业内人士坦言,“108条”的监管政策落地,让网贷行业合规路径更加清晰,利好整个行业。

日前,人人贷联合创始人杨一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照“108条”,该平台受到影响不大,成立8年来人人贷在持续推动合规建设,包括小额分散、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方面。

谈及行业的未来,杨一夫还坦言,在过去十年间,网贷行业积累了很多正向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牌,未来市场会更加的明朗,以及在各种监管落地的过程当中,这个行业也会更加规范。”

网贷行业过去十年间积累了非常多的正向价值

《华夏时报》:对照“108条”,人人贷目前合规进展如何?

杨一夫:“108条”出来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去研究,还跟平台的实际情况也做了一些比对,总的来看,我们平台受到的影响不太大,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做过很多合规上的安排。

比如从业务性质上来讲,人人贷一直都坚持小额信贷的原则,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主而非企业本身、服务于经营性的小额融资需求而非机构大额融资的定位。在银行存管方面,早在2016年2月,人人贷就与民生银行达成合作,上线了规范的银行资金存管,即通过银行识别的方式,每一笔的交易都要锁在银行端,由用户自己去操作、输入密码等,银行对交易的记录进行单独簿记,可以说是行业内最严格的存管标准;信息披露方面,则包括业内首发对投资人的业绩报告等等。

接下来,还要进一步提高平台的信息披露、信息展示和风险提示水平,包括对产品信息的展示,进行更严谨的表述;将风险提示放在更明显的位置上;信息披露程度做到更全面,更翔实。对于这些,目前已经有了方案,都在逐步落地过程当中。

《华夏时报》:前段时间,网贷行业动荡的情况下,一边是投资人信心不足,一边有部分借款人出现恶意逾期、逃废债的情况,一时之间,不少平台面临巨大压力,针对这种情况,人人贷做了哪些工作?

杨一夫:人人贷一直坚持跟出借人进行有效沟通。对出借人的宣导,没有仅仅以促成成交为导向,而是以这个信息是不是正确为导向,比如在跟出借人的沟通当中,充分提示了本身P2P交易结构存在风险等等。总体来讲出借人在平台上的表现,还是相对平稳的。

从借款人方面看,一个是逃废债问题在人人贷这边并不太明显。另外,行业当中的确有一些借款人共债问题较为严重,他们可能需要在几个平台之间互相周转,来保障自己的资金流。但7月下旬行业动荡,很多平台停止放款,给这类借款人带来较大还款压力,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资产恶化。但是在这方面我们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去年11月份,我们就明显提高了借款门槛,也特别关注共债或者超额负债的问题。总体来说,能够保证资产质量是平稳的。

此外,我们发现,从今年7月开始,因为真正有放款能力的平台变得很少,借款端获客的成本明显下降,在未来,资产质量将进一步优化。我们认为这一轮洗牌完全完成之后,有放款能力的平台数量会相对有限,对于有放款能力的、合规的,并且资产质量比较好的平台来讲,未来的市场空间会更大。

《华夏时报》:如何看待P2P网贷行业的未来?

杨一夫: 过去的十年间,网贷行业积累了很多正向价值,它提供的服务无论在客群上,还是需求上,与传统金融机构有一定的差异化,比如传统金融机构较难覆盖2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融资需求,而网贷可以有效触达这一人群和这一微型额度需求,帮助他们更高效地获取社会闲置资本,所以我相信这个行业会继续为社会提供服务。当然,网贷也要明确自身的定位,我们应该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补充,而非直接竞争者。

我们觉得未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牌,市场会更加的明朗,同时在各种监管落地的过程当中,也会让这个行业更加规范。相信网贷行业会用一个更健康、更阳光的姿态继续去成长,这是大家期待的一个事情。

人人贷的业务核心是服务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

《华夏时报》:今年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贵”的问题,人人贷如何服务小微企业?

杨一夫:服务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一直是人人贷的核心关注点。具体从最新数据来看,人人贷平台上实现的人均借款金额近8万元,平台项目中长期借款占比较高,借款期限主要集中在25-36个月,中长期借款金额占比较2017年提升约两个百分点,达到92.3%,反映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经营类人士的资金需求,很好推动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

《华夏时报》:如何看待进一步压降融资成本问题?

杨一夫:实际上,在目前这个阶段,对于小微企业主包括一些个体经营户来说,他们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还是要大于获得成本的问题,即首先要让他们觉得通过一些正规的渠道是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这个很重要。其次,P2P有效地降低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此前他们通过银行以外的渠道进行民间融资,成本其实是更高的。再次,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并不是资本,是小微企业主自己的劳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们经营的主体资金仍然来自于这些小家庭、个人的积蓄,而从P2P平台的借款,一般仅占到这些小微企业主经营资本的一部分,因此,通盘考虑下来,整体平均的资金成本并不会特别高。

当然,我们非常认同最终的资金成本应再降低。在保证商业模式合理性的基础上,服务对象的规模变大之后,资金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华夏时报》:目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布局的热点,人人贷在技术方面有着怎样的布局?

杨一夫:在技术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引进很多专家型的人才,去研究新的算法以及对于数据新的认识和理念等到底能够在风险控制当中运用到哪些地方去。同时,我们也在跟一些高校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这些工作都在逐步开展,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所谓的科技,不管是在金融还是经营当中的应用,都需在实际中去探索。

《华夏时报》:人人贷的经营状况如何?有具体的上市计划吗?

杨一夫:集团的整体盈利情况还是不错的。与行业内已经上市的公司所披露的半年报相比较,上半年我们的盈利和资产质量方面在行业内也还是比较领先的。

上市方面,我们不排斥上市这件事情,但还是觉得应该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事情。现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认为可能还不是一个最好的时间点,毕竟从政策的明朗性来说,还有一些不确定性,这个时候如果分散精力势必对业务会造成影响。总的来说,不管是资本市场的操作,还是业务上的操作,最终还是要服务业务的,我们觉得这个时间点上市的话,不一定是对业务最有支持的选择。

责任编辑:吴丽华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