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首现负增长 福布斯中国CEO李思卫称转型“阵痛期”不可避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玉金 北京报道
自2013 年股转系统面向全国接收企业挂牌申请,新三板就逐渐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版本,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三板提升了挂牌公司的金融获取能力,延伸了投融资链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副总经理市场发展部总监黄磊表示,整体来看,一共为6000多家企业实现股票直接融资4400多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从投资端来讲,也引导了投早投小的理念,新三板出现,包括私募市场的发达,给投早投小的理念,服务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数据。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8月1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合计11098家,是名副其实的“海量市场”。在新三板逾万家挂牌企业中,涌现出了众多推动产业迭代与革新的中坚力量。
9月5日,福布斯中国新三板企业TOP 100发布,在本次上榜的100家企业中,根据GICS一级行业分类,信息技术行业占比最高,达44%;占比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为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工业行业,各自占比17%和15%。而在地域分布方面,北京地区企业占比最高,达21%,广东位居第二,达15%,位列第三的是占比9%的上海。
不过,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着底层结构的变革,从一路狂飙到断崖下跌,新三板也进入低迷期,自2017年开始市场陡转直下,交易量萎缩,交易没有对手盘,失去定价能力,融资活动减少。
据记者了解,自2014年-2017年底,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分别为1572家、5129家、10163家、11630家,而截止2018年8月,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第一次产生负增长,从2017年底的11630家到8月底的11016家。
与此同时,新三板的日均交易量趋于冷却状态。从2014日均成交量1亿,2015、2016年日均成交量分别都是为7.8亿,2017年10亿左右,降至截至2018年前8个月,日均成交量4个亿。
福布斯环球媒体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福布斯中国CEO李思卫表示,现在新三板有可能在资本寒冬当中,必须正视,资本寒冬会对企业、资本市场造成困扰,流动性严重不足,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增加。
“当市场陷入低迷时,新三板的融资功能在弱化,好像越来越严重,由于交易低迷、估值萎缩,不少企业本来的融资目标计划,也无法在新三板市场实现,现在很多已经挂牌在新三板企业不得不延后或者终止融资计划。”李思卫进一步表示。
不过,李思卫认为,从最巅峰的时候滑落低谷不是意外,香港创业版也是经历过该情况,对于当下新三板企业和市场,这是转型的“阵痛期”,这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市场回归理性,是一把双刃剑,从好的一方面看,我们将迎来‘价值投资的春天’,注意力转向自身,不再过多地“见风使舵”,而在专注于自身价值的提高,我们相信最终市场流动性会进一步向优质企业集中,企业将的回报。在资本市场获胜,不能靠投机取巧,只有长期的价值投资,可能拿到的经济效果,但是长期的话,投机策略是不可能长久的。”李思卫称。
黄磊也表示,今年年初颁布了新的分层管理办法,从现在的实施效果来看,创新层的企业确实应该说是不负众望,不管从市场的认可度,还是业绩增长情况还是不错,只不过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创新层到底有没有更好的红利?因为我们现在也听到了一些声音,创新层的义务多了一些,权利少了一些,但我相信这是一个时间问题,应该后续进尖子班,进了实验班,总是比普通班的孩子还是好一些,以后一定会有新的政策。
责任编辑:黄兴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