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IPO每股定价60-72港元,拟融资45亿美元:成港股“第二家同股不同权公司”
本报记者张杰 北京报道
9月3日,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食品外卖巨头美团计划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中融资至多45亿美元。
这意味着,通过聆讯之后的美团登陆资本市场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港交所也即将迎来十年来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在高额融资背后,美团未来“线上+线下”的业务模式也实现全面智能化打通。
最多融45亿美元
继8月23日美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之后,其IPO融资的数额一直是业内备受关准的焦点,
据报道,美团计划以每股60港元(7.64美元)至72港元发行股份。此次发行吸引了包括腾讯控股在内的五家基石投资者,总共投资15亿美元。
另据知情人士表示,总部位于纽约的Oppenheimer Holdings Inc.已同意作为基石投资者投资5亿美元,对冲基金Darsana Capital Partners LP和Landsdowne将分别认购2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股票。
资料显示,美团以团购业务起家,成立于2010年。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合并后的美团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服务场景。美团是中国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
美团以外卖等高频活动作为突破口,带动酒旅、打车等低频活动,将高频活动的用户流量引入到低频活动消费中去,通过交叉销售,快速和高效地扩大所触达的消费者群体,将美团的商业生态闭环融入到消费中。
2018年,美团积极拓展新零售领域的布局,推出美团闪购、小象生鲜等新业务,将触角进一步延伸至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的各个细分市场,完善生态闭环。美团通过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新业务及其他三大业务板块实现了营业收入的高速增长。
据9月4日美团公布的更新后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实现营业收入158.2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130亿元,接近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339亿元的一半。这一数值较2017年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81.19亿元翻了近一番。2015年至2017年,美团的营业收入已连续两年保持三位数增幅,预计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将实现历史新高。
招股书还显示,2018年的前四个月,美团交易金额仍保持快速增长。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4月-2018年4月,美团年内交易额突破四千亿元大关,达到4110亿元,较2017年全年3570亿元的交易金额增长了15.1%。
同时,负责美团上市的投行已经向投资者发出邀请,将于9月初进行IPO路演。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团规模扩大,加上稳健的现金储备和上市融资资金,美团手中的“弹药”将非常充足,将为美团业务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9月3日,美团点评相关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该事情不予置评。
寻求550亿美元估值
最新消息中,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美团正在寻求高达550亿美元的估值。该公司计划于9月4日至9月12日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预计9月12日定价,股票将于9月20日开始交易。
根据此前消息,美团每股定价区间为60港元至72港元,上市估值范围在约455亿美元至547亿美元之间(约3575亿至4290亿港元)。
接近美团的中介人士透露,在聆讯前的NDR(非交易路演)期间,大部分机构投资人看好美团的业绩增速、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普遍给出500—550亿美元的估值区间。
受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加上近期土耳其危机的影响,境内A股和港股股市行情普遍下跌,科技股也同样受此影响呈下探趋势。大盘和行业的影响并未对美团的估值产生重大调整,也说明了机构对美团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若此次美团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将成为继小米之后香港股市的第二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此外美团可能成为今年香港集资额第三大的新股,仅次于中国铁塔和小米。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