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印度坐收渔利? 列出产品清单欲抢占中国市场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8-29 13:08:31
中美贸易争端印度坐收渔利?
列出产品清单欲抢占中国市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下,印度欲坐收渔利。
在第一轮500亿产品征税清单正式实施后,美国出口到中国境内的商品价格被加征10%—25%的关税,这无疑使这些美国商品变得更加昂贵。鉴于此,印度列出一份可以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清单,欲取代美国出口。
据印度一位知情人士向当地媒体透露,这份商品清单已确定40多个产品,包括鲜葡萄、棉短绒、烤烟和合金钢无缝的锅炉等,据评估,这些产品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优势以及质量优势有望取代相应的美国在华市场份额。
而印度《经济时报》等媒体28日报道称,印度商务部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至少100种具有对华出口潜力的印度商品,如棉花、玉米、杏仁、小麦、高粱等,可以抢占美对华的出口市场。
事实上,此前印度一直希望中国能扩大对印度大豆、大米、果蔬等农产品的市场准入,也有消息称中国正在采取措施给印度制药企业更大市场准入。
而记者也注意到,今年6月,印度棉花出口商已签订合同,将向中国运送50万包(8.5万吨)新季收获的棉花。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近10年来,中国的多数棉花进口量是从美国进口的,但中国决定自7月6日开始对包括棉花在内的美国农产品征收25%进口关税后,这会让印度棉花在中国市场占有更多份额。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845.4亿美元,增长21.4%。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124.8亿美元,增长39.3%;印度自中国进口720.5亿美元,增长18.7%。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595.7亿美元。因此,增加出口无疑将有助于印度减少对中国近6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印度的机会
中美贸易争端为印度对华出口打开了机会之窗。
美东时间8月27日,美国农业部长桑尼·珀杜宣布了美国农业部(USDA)将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向农户直接发放47亿美元补贴,以帮助农民应对外国不正当报复造成的贸易损害。
就在美国忙着应对贸易战对本国造成的影响的时候,印度这边,早已行动起来,确定了包括鲜葡萄、棉短绒、烤烟和合金钢无缝锅炉等在内的40多项产品,欲凭借其价格优势填补美国对中国出口下滑留下的缺口。
据此,印度政府已指示其部门和行业组织制定战略,在印度明显具有优势的行业提高产量。同时,印度商务部也同时要求印度驻华大使馆发挥贸易促成者的职能,为对中国市场感兴趣的印度出口商提供B2B会议。
印度《经济时报》8月28日根据一份针对至少100种商品的研究结果称,因为中国对部分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了关税,印度可以取代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份额,从而从中受益。研究认为,印度可以在中国棉花、玉米、杏仁、小麦和高粱市场中占有更大份额。
一名印度官员也表示:“由于关税的差异和中国的需求,这些产品的出口还有增加的空间。”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相关数据发现,目前中国从印度买的货物主要以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和矿产资源为主,此外,还包括机电产品、塑料橡胶、动植物油脂等,这些大多都属于自然资源及初级加工产品。其中进口量最大的为矿产品,2017年的进口额为32.5亿美元,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6%,其次是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及原料,2017年进口额分别为21.2亿美元、21.6亿美元和15.2亿美元,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7.4%、17.3%和12.1%。
抢占农产品市场
事实上,自中美互相加征税率以来,中国从美国的棉花进口大幅减少,这会让印度棉花在中国市场抢占更多份额。
据印度棉花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国和印度之间已经签订了至少50万包棉花的出口订单,而且计划将印度出口到中国的棉花数量达到500万包,即85万吨。这样印度就可能超越美国成中国最大的棉花进口国了
而随着库存下降,中国已开始允许扩大棉花进口,中国批准2018年增发8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为5年来首见。所以印度认为能从中收益不无道理。
目前,印度是唯一的一个棉花库存充裕的出口国。截至今年5月底,印度棉花出口量已经达到650万包,贸易商预计本年度印度实际棉花出口量有望达到750万-780万包。
其实,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不仅仅是棉花了,目前印度的大豆、大米、油菜籽等都可以出口到中国。尤其是大米,印度已经超越泰国成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买家就包括中国。
另一方面,印度贸易促进机构的负责人表示,中国药企也正在寻找新的贸易商业伙伴。公开报道的数据显示,印度的制药行业也在过去10年中增长迅速,印度药企生产了全球约10%的仿制药,同时,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地区),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到欧盟、日本等国。
另据印度品牌权益基金会(IBEF)研究机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从规模上看,印度药品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预计还将进一步增长,印度制药行业在过去1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46%, 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期间,印度药品出口规模达到173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将会以15.92%的增长率在2020年达到550亿美元,特别是印度的一些处于引领地位的公司对全球制药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朱殷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保护美国贸易利益的举动,使得中国和印度两国更紧密的协调优先事项,比如贸易。自今年5月以来,在中国对印度的进口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使得印度对中国出口的非巴斯马蒂大米更方便,同时中国取消了进口自印度的抗癌药物的进口关税,并同意共享两国在汛期河流流量的有关数据。今年4月以来,两国领导人已经举行了两次会晤,承诺加强双边关系。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