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农业部发放47亿补贴 美国豆农高喊要贸易不要补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北京时间8月28日凌晨,美国农业部长Sonny Perdue和其他农业部官员在电话会议上表示,从9月4日开始将向农民提供高达12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包括直接向农民派发47亿美元现金,以抵消因关税调整而受到的出口打击。面对特朗普的援助,美国豆农却抱怨这只是无用的“创可贴”。
据记者了解,此次针对大豆种植者支付的金额最高(总计47亿美元中的36亿美元),计算方式是每蒲式耳1.65美元,乘以农户产量的50%。该赔偿基准较7月公布的计划高;其次是猪肉生产者(2.9亿美元)。向个人的付款受农民收入限制,上限为12.5万美元。
普通美国豆农难领补贴 美国农业部发放标准严苛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仅发放补贴,还将购买受关税影响过剩的商品,并预计花费2亿美元促进美国农产品向海外出口。不过,即使是发巨额补贴,美国国内还是抗议声四起,包括奶农在内的美国各界都对此补贴表示不满,放声“美国农业界要的是贸易,而非补贴!”。
美国商会更是在其报告中表示,若补贴就不应只补贴农业,更要扩大到钢铁、渔业等受损行业,补贴总额预计高达390亿美元。Sonny Perdue也承认,该计划并无法完全补偿关税给农户造成的损失,且援助仅限于2018年的作物年度。
对此,明尼苏达州一位豆农表示,我们宁愿做贸易。任何援助计划,无论金额多少,都是杯水车薪。原本能来大量购买的中国客户没了,今年北美大豆又是丰收在即。要是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僵化下去,对于我们来讲,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补贴政策出台背景:中美互征额外关税以来,美国农产品出口影响最大的当属两大品种:高粱和大豆。中国是美国高粱和大豆的第一买家,往年进口美国高粱约600万吨,进口美国大豆约3000万吨,今年4月以来中国几乎完全退出美国高粱和大豆的出口市场,导致两者价格大跌,美国农民深受影响。”中投元邦投研经理谢义钦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谢义钦表示,本次美国农业部补贴政策的原则之一就是受损大的补贴更多,而随着补贴政策的落地,说明美国主动让步的意愿较低,中美贸易关系短期内缓和的可能性不大,互征关税有可能持续化。具体到本次补贴的一些细则,就大豆而言,我们发现本次补贴对农产规模做了限制,重点补贴过去几年营业收入少于90万美元的农场,这就基本把2000英亩以上的农场排除在外。
并且每人补贴的最高上限为12.5万美元,申请人还必须遵守《高度可蚀性土地和湿地保护条例》的规定,这些细则的规定就大大限定了申请补贴的资格,最终的补贴数额会低于预期的目标。当然,这只是第一轮补贴计划,如果后期相关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美国农业部还会出台第二轮补贴措施,同时不排除加大收储力度,本次收储金额仅有12亿美元,下轮计划可能会加大收储力度。
“整体上,该补贴政策主要就是贸易战的影响,也是特朗普兑现前期的承诺。从大豆、玉米、棉花三个品种的补贴差异来看,差距比较显著,对大豆补贴明显高于玉米、棉花,说明美国此次补贴的主体主要就是美国豆农。中信期货分析师陈静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静表示,美豆价格的大幅下挫,对美国豆农造成了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比较明显的,截至目前,数据显示,美国新作大豆销售量同比去年增长38%,但价格同比去年下降约5%-10%。所以,特朗普选择此阶段给予补贴,主要平抑美国豆农的反对情绪,利于其中期选举。
美国各行业怨声四起
其实 ,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僵持的背景下,受损严重不仅仅是美国的大豆种植户,可以说,美国的各行各业的影响在持续恶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对话看出:
“你们需要的产品能在其他国家生产吗?”
“不能,只有中国有完整生产链。”
“你们能降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吗?”
“不能,中国有我们的关键供应商。”
“你们进口的这款中国商品有没有其他替代品?”
“没有,消费者就喜欢这款中国货。”
这样的对话,在华盛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大楼的会议室里反复出现。虽是8月夏休期,但美政府召开的拟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听证会,却有300多名行业和公司代表从各地赶来参加。他们绝大多数在发言中都呼吁不要加征关税,因为美国自己的消费者和企业会由此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要发言的人数超过预计,听证会从3天被延长到了6天。据了解,8月24号,上述听证会进入第五天,当天提问频率最高的问题就是:有没有可能找到中国以外的进口市场?而回答全都是“非常难”或者“不可能”。很多参加听证会的美国企业代表表示,他们与中国做生意已经很多年了,中国是他们最好的合作伙伴。
美国自行车产品供应商协会鲍勃·马纪维修斯表示,不要让孩子们骑车的快乐成为贸易争端的牺牲品!这位满头白发的行业人士强调,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产品加征关税,将对美国市场造成灾难性打击。那背后可是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数千家自行车商店的生意。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经济学高级研究教授安妮·克鲁格认为,贸易战将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双方同时带来打击,美国经济将为贸易战埋单。克鲁格表示,尽管美国政府表示尽量避免对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商品加征关税,但从长远看,只要贸易战不停止,消费者肯定会蒙受更多损失。随着美国制造商的成本超过其海外竞争对手,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为商品支付更高昂的价格。
此外,美国零售业领导协会副主席郭洪也表示,这个协会的会员包括百思买、塔吉特、沃尔玛等多家美国零售业巨头。新的加税措施一旦实施,从中国大量进口的日常消费品就要涨价,美国很多普通家庭的支出就会增加,一些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更会陷入窘境。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