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芯浏览器“自主内核”出现谷歌文件 专家:哪有内核专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吕方锐 陈锋 北京报道
“类似专利,估计各家能做浏览器的能找一大把。(这些专利)都是具体应用,哪有内核。”看过红芯浏览器的12项专利后,某知名浏览器工程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外界所称的“红芯浏览器借用谷歌浏览器内核,只是换个皮肤”的说法,他表示:“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吧。”他还表示,国内浏览器没有一家有自主内核。
8月15日,红芯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红芯公司”)宣布完成2.5亿元C轮战略融资后,其主要产品红芯浏览器被网友曝光涉嫌使用谷歌浏览器内核。而红芯浏览器对外宣传的主要卖点是“打破美国垄断”和“自主创新内核”。
红芯公司C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晨兴资本、达晨创投和IDG资本。其中晨兴资本和IDG资本在2015年已参与红芯公司的B轮千万级美元融资,达晨创投在2016年已参与了其B+轮1亿元的融资。8月16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这三家公司,均未获置评。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达晨创投的投资总监李冉均未接听记者电话,也未回复记者短信。
有互联网法律界人士认为,红芯公司这一行为违反了谷歌的开源协议,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
专家:无核心专利
根据天眼查,红芯公司注册于2012年。公司曾用名美通云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其官网上仍显示为该名。其主营业务针对企业服务,包括H5解决方案,HTML5框架、互联网安全技术服务和红芯浏览器。
红芯浏览器主打民族牌,以红芯内核为主要卖点,公司称其为“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只能浏览器内核”。
产品宣传页面上,红芯浏览器与微软IE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苹果Safari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并列;红芯内核则与上述浏览器的内核并列,且在红芯内核图片上打了五星红旗标志。
红芯联合创始人高婧曾公开表示:“中国浏览器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内核,做信息流,做外壳是由它2C的商业模式决定的。红芯要做中国第一个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浏览器内核,也是微软的IE、谷歌的Chrome、苹果的Safari以及火狐之外的第五大内核。红芯定位工作场景,“希望未来每个中国人,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红芯浏览器。”
当网友发现红芯浏览器安装包含有谷歌Chrome浏览器文件、网页地址(URL)中也显示有谷歌Chrome字样的时候,巨大的反差将红芯推向风口浪尖。8月15日,有自媒体称将红芯浏览器安装压缩包多次解压后,发现了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安装包,里面全是Chrome的文件。该Chrome版本为两年前版本。另外网页无法访问的页面、断网页面均与Chrome浏览器完全相同,俗称网页地址的URL中也出现了Chrome字样。由此催生了“红芯浏览器是谷歌浏览器换壳”的说法。
某知名浏览器工程师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内多数浏览器支持双核心,一个IE内核,另一个是chrome内核。但都没强调过自主创新。
“(浏览器内核)这块,还没有自主创新,基本上是在chrome内核和系统内核的基础上做上层应用的开发。红芯也是一样。”他表示。对于“谷歌浏览器换壳”的说法,他称:“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吧。”
他补充道,红芯浏览器可能在安全性方面增加了一些定制内容。考虑到其政府订单,他认为这些定制是为了满足政府机关需求。但这些定制仅是应用层面的创新,与内核无关。
天眼查显示红芯公司名下有12项专利。该工程师在看过专利后表示:“都是具体应用(专利),哪有内核(专利)?”他解释称,浏览器核心与系统核心关联紧密,自主研发工程量巨大。据他了解,尚没有中国公司在此方面投入这么多资源。
360 PC浏览器事业部总经理梁志辉向媒体表示,一般来讲,Chromium的浏览器代码规模有2400万行,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大约5000万行左右,做一个浏览器等于小半个操作系统。
“目前国内浏览器,没有一家有自主内核。”前述工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补充道。
投资方沉默
红芯公司成立至今,已经进行了天使轮、A轮、B轮、B+轮和C轮共五轮融资,粗略估计其融资额累计约人民币4.5亿以上。尚不清楚开发红芯浏览器需要花费多少资金,也不清楚上述融资有多少用于红芯内核的研发。
记者多次拨打红芯公司400电话转人工服务,始终没能接通。包括公司创始人陈本峰在内的多名公司员工手机号无人接听,陈本峰亦未回复记者短信。
8月15日红芯公司刚刚获得2.5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星资本、贝信资本、晨兴资本、IDG资本、麦创创投、达晨创投、上市公司和政府客户。其中晨兴资本、达晨创投和IDG资本此前已经参与了B轮或B+轮投资。
三家专业投资机构为何没有识破红芯内核,成为一大谜题。记者先后致电三家机构,晨兴资本方面否认曾投资红芯浏览器,达晨创投公关人员表示不发表评论后挂断了电话,IDG资本电话无人接听。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达晨创投的投资总监李冉均未接听记者电话,也未回复记者短信。
除投资方牵扯到多家知名机构外,红芯公司自称有众多知名企业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车集团,中远海运,比亚迪股份,海信集团等500强企业,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航天局等政府机构。
公司网站介绍陈本峰的头衔包括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企业级HTML5产业联盟主席、HTML5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微软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微软最有价值技术专家和所谓“全球知名的IE 404页面开发者”。
记者向微软中国公共事务总监求证,暂未获回复。
有互联网法律界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红芯公司疑似套壳谷歌的行为,违反了谷歌的开源协议。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认为,这一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记者向谷歌中国公关总监发送了采访函,暂未获置评。
公司两位创始人陈本峰和高婧均向媒体承认了红芯浏览器是基于谷歌Chrome浏览器内核而开发。陈本峰强调公司没有拿过政府的钱,也不是为了骗国家的钱。高婧强调红芯在谷歌浏览器基础上有创新部分。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