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出清”期三地协会集体发声 中国互金行业亟待正能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一场P2P行业的曝雷潮,让整个市场如惊弓之鸟,投资者的信心降至冰点。《华夏时报》了解到,就在6-7月国内一二线城市出现的互金公司出现的高管失联、公司倒闭情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与上海、广州、深圳三地互金协会先后发声,呼吁市场理性看待网贷行业市场,并建议避免因对一些事件的过度渲染和错误解读影响市场正常秩序。
“网贷行业平台数量已经从4300多家降低为目前1800家左右,实际行业整体风险已经降低。行业出清是正常现象,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投资人,有助于行业发展。过度渲染和错误解读不仅是可能误伤正常经营的合规平台,对现在投资人也会带来伤害。”7月23日,国内一家大型金融集团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高管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而多家接受本报采访的上海优质P2P平台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整体的风险也减少了很多,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要谨慎理性。
企业数量减少是好事
尽管伴随着阵痛,但是市场泡沫破灭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过程,从经济新常态下各个行业都在去杠杆,P2P平台也是如此。
记者了解到,就在7月1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就贯彻落实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和要求,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专题讨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互金行业协会提出普惠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是以规范为前提,整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副主任沈艳认为,目前集中出现的问题平台,很大部分是市场正常出清所需,同时某些媒体不准确和过度渲染的报道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因此,网络借贷市场的未来前景,首先取决于监管、投资人、借款人、出借人和平台、媒体和社会公众对网络借贷的认知。监管部门需要统一标准,尽快将一部分符合资质要求的平台纳入监管框架并支持其规范发展。媒体在报道的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方面也需要加强自律。惟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提振信心,走过艰难时刻,网络借贷行业方能拨云见日,迎来规范健康的发展期,为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目前出问题的,很多不是真正的P2P,或者本身模式有重大缺陷,风控有问题的平台出问题,里面有一些平台实际本来就是诈骗,这些平台退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投资人和行业长远都有好处。P2P行业对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贡献,但在行业主体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客户从平台背景、成立的时间、金融风控能力、产品是否错配等角度来鉴别筛选平台特别重要。监管根据历史累积数据建立行业评级或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上述大型互金平台高管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7月14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应对当前P2P行业流动性风险及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指出,自2016年4月全国启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以来,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市整改类P2P网贷机构的不合规业务余额较整改初期下降87%,整体风险已得到较大程度释放。7月16日,上海互金协会召开的网贷机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期出现问题的网贷平台绝大多数都不是合规平台,恰恰印证了行业专项整治的方向是正确的,行业已进入良币驱逐劣币、加速自我净化的阶段。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期发出的通知要求显示,网贷平台出现项目逾期时,不得跑路、失联,应第一时间与出借人做好沟通工作,确保电话、网站、APP等正常运作、办公场所正常营业,主要负责人和高管必须亲自出面与出借人等利益相关方沟通,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还款计划;拟退出或转型的机构,应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备和公布退出计划及进度,并做好出借人沟通工作。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建议,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应该关注相关官方网站和专业人士的正确解读,勿被外界不实报道误导,更不要信谣、传谣,伤害平台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关部门引导媒体正确开展舆论宣传,对社会释放正确理性信号,避免因对一些事件的过度渲染和错误解读影响市场正常秩序。
引导有序退出成重中之重
实际情况是,目前网贷行业出现的项目逾期增加、平台退出增多、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债,再加上一些不实传言或不当报道误导社会舆论,造成投资人信心不足,加剧恐慌情绪等情况。
对此,中国互金协会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维护规范合同的存续效力。同时,进一步发挥司法协作、资金存管、信息披露、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础设施手段作用,形成失信联合惩戒。
深圳市互金协会要求,网贷机构应积极稳妥应对舆情,及时消除公众误会。在出现相关风险事件、负面舆情后,网贷机构应在第一时间予以正面回应,避免公众因不实信息误导引发恐慌情绪和挤兑等次生风险。针对拟主动清盘转型或退出的P2P网贷机构,须遵循《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及时报备退出计划,公开发布退出公告及清退计划等措施,同时成立纠纷调解小组,及时安抚投资人情绪,维护平台内部员工权益。针对失联、跑路等恶性退出或退出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P2P,深圳互金协会将协助相关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依法对其进行打击。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的研究也表明,我国网络借贷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监管相对宽松、没有完善征信系统、没有对相关业务详细统计、民众习惯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大量个体投资人对大量个体借款人间展开的借贷业务。由于网络借贷支付成本高、不少平台没有足够多的投资人和借款人、大部分平台轻风控且大数据分析能力弱等因素,该行业开始出现资金池,拆标打包、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等原本可以提高网络借贷效率的方式出现异化;平台偏离信息中介定位、依靠新投资人来补偿旧投资人的庞氏骗局普遍存在。不少平台是假借互联网金融名义集资诈骗的伪互联网金融。
“尽管市场出现一些低迷,但还是应该认识到,网络贷款业务具有特殊的普惠金融的价值,为个人、个体户甚至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足的问题。部分网络贷款平台在利用数字技术解决金融决策中获客难和风控难方面积累了好的经验。应当相信,备案延期的目的不是要一刀切,不是要消灭整个网络贷款行业,而是特别审慎地识别出符合资质要求的平台。通过引入新的监管框架,有序整治网络贷款行业,消除不规范、高风险的业务模式,让规范、符合资质要求的平台健康发展。”该中心指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互金行业要走过过去的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健康的发展就必然有阵痛期。但是对于有过硬风控技术、有服务实体经济业绩的表现良好的合规平台,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洗礼、在获取备案之后,将能拨云见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仍需提振信心,走过艰难时刻,为支持中国实体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为指导、规范网贷机构主动退出网贷业务,保护出借人、借款人、网贷机构及其他网贷业务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网贷机构平稳退出。7月23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正式下发《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规程》(互金协会发[2018]020号))。
这份《退出规程》指出,本规程适用于网贷机构主动终止网贷业务、退出网贷行业,包括业务转型、依法解散、依法破产等。网贷机构制定退出方案时应遵循市场化原则,运用市场手段选择合适的退出路径,鼓励网贷机构优先采用并购重组方式化解风险、退出网贷行业。
《退出规程》也强调,优先保护出借人。网贷机构应积极稳妥地做好退出相关工作,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妥善清退出借人资金,贯彻出借人保护优先原则,预防发生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