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半天被“强制”复牌 长生生物今天经历了什么?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7-23 20:56:33
见习记者 麻晓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7月23日晚间,记者从央视网获悉,正在国外访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一查到底严肃问责。
当日早间,长生生物(002680.SZ)公告称,拟披露重大事项,于2018年7月23日开市起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相关公告后复牌。
作为此次引发极大关注的疫苗案的涉案主体长生生物,在疫苗股大多大跌的背景下突然停牌,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凭什么你闯的祸,你停牌,看着其它疫苗股大跌。”一位网友抱怨道。
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又让一众网友意想不到。
发布停牌公告几个小时后,长生生物披露重大事项,称于2018年7月23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 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长生生物接着又公告称,公司股票自2018年7月23日下午开始复牌。
自己闯了祸停牌,看别人跌?
上午刚停牌,下午就复牌,长生生物到底经历了什么?
事实上,长生生物因拟披露重大事项而临时停牌,是符合深交所相关规定的。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披露重大事项之前,是都需要停牌的。”深交所一名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查询《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市规则》)第十二章12.2条款显示,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重大信息如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且预计难以保密的,或者在按规定披露前已经泄漏的,公司应当第一时间向本所申请对其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直至按规定披露后复牌。
不过,在实践中,A股历史上不乏上市公司利用停牌规则钻空子“任性停牌”、长期停牌的案例,比如乐视网,在2017年曾停牌长达9个多月。
不合理的停牌,会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造成深远影响。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曾对媒体表示,第一是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缺失了,“对市场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秩序。A股采用“熔断”机制时出现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现象。一半的上市公司停牌,整个市场交易的持续性就缺失了,这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是不利的。投资者买股票是因为流动性好,所以对投资者权益最大的保护,就是保证它的交易规则是合理的。任意停牌改变了规则,这是当时A股冲关MSCI的一个最大障碍”。
第二是不利于整个A股市场的发展,“如果整个市场都停牌了,那么这个市场就完了,很多上市公司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不是站在整个市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果三千多家公司都这么想,那这个市场明天就不用交易了。明天不用交易,虽然保住了市值,但是保不住这个市场,损害的还是整体利益”。
对于上市公司利用停牌规则钻空子的根源,李大霄曾向媒体表示,是“规则放得太宽”。
“从技术层面来说,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申请停牌,直接去中证登登记股票停牌就可以了,不需经过交易所。”一位从事上市公司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李大霄还称:“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停牌是很严格、很严肃的事情,一般交易所都会建议上市公司不要停牌,保持连续性。有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布公告前会问港交所是否需要停牌,得到的答复就是无需停牌,在交易前公告就行。但是A股的情况是一般为了公平公正,就先停牌,是这样一个区别。为了维系信息的公平性,要广而告之,让投资者有时间准备。停牌的坏处就是交易的连续性没有了,好处就是让公众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认知、消化这个消息。”
迅速复牌背后有无不同寻常之处?
那么长生生物披露完重大事项就立即复牌,有没有不同寻常之处?
记者查询《上市规则》第十二章12.8条款显示,上市公司在公司运作和信息披露方面涉嫌违反法律、以及本所发布的业务规则等相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在被有关部门调查期间,“本所视情况决定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停牌与复牌事宜”。
《上市规则》未对“视情况决定”作详细说明。
“上市公司一般不能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为由长期停牌。”上述律师向记者表示。
“很多上市公司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股票都是处在正常交易状态中的。”前述深交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另外,从现实层面讲,如果交易所放任上市公司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为由长期停牌,想解套的中小股东无法解套,就可能去找交易所闹,(交易所也吃不消)。”上述律师向记者称。
7月23日下午,复牌后的长生生物,不出意料地开盘即封死跌停,直至收盘报于13.05元,封单超过66万手。
长生生物自7月16日以来,已连续吃了6个一字跌停,股价从7月13日收盘的24.55元,跌至23日收盘的13.05元,跌幅近五成;市值累积蒸发约112亿元。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