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金融市场部负责人郝延山:资产证券化场景天然适合用区块链技术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陈希婷 北京报道
6月29日,由《华夏时报》与洞见传媒联合举办的“新金融新趋势暨2018年金融科技峰会”在京召开。京东金融金融市场部负责人郝延山表示,资产证券化场景天然适合用区块链技术。
郝延山认为,区块链技术就是分布式帐本数据库,它具有三个特性:真实性、一致性、可靠性。它透过所有节点共同分布式记帐保证资产真实性,通过共识机制同步各方记帐细节和标准,智能和约监控和执行流程保证可靠性创造出非常适合金融圈使用的真实、可靠、一致的环境。
郝延山介绍,金融产品领域,资产证券化领域需要记录资产和证券状态和信息,不仅是可以被电子化的数字资产,而且价格、权属这些变化对技术要求非常高,非常适合使用区块链这种有效防止篡改技术来记录的。
但相对于主体信用比较健全的债券体系来说资产证券化市场,由于底层穿透能力有限,一直很难评估ABS真实风险,正因为参与各方对于底层缺乏信心,ABS没有在国内发挥应有能力,主体信用非常大的模糊于定价环节,产生一定操作风险和非常大的管理成本。”
“监管机构同样受益于区块链技术,通过参与每一个项目在区块链上的节点,比起以前作为单一中心拿到更多可靠数据,有效把底层资产,真正实现穿透式监管。”郝延山认为,以后投入区块链技术,监管可以很好的把握住底层的风险,来避免重蹈覆辙。
郝延山提到,受强监管的行业,必须满足一定准入门槛,机构间已经建立互信,造假成本远高于个人,比特币为什么是公链应用,需要大家用工作量证明作为共识机制,公链让大家可以随时加入并看到历史上所有交易,但是整个工作量证明虽然有效防止节点作假,需要消耗大量算力去抢夺记帐权,不符合我们机构。参与精力有限用联盟链是很好的技术。
谈及实践,郝延山表示,目前他们已在市场上和一些有区块链底层技术合作方合作落地越来越多应用场景,也希望大家把区块链在金融场景应用做得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