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IPO 百亿美元能否突围“运营商”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6-29 20:13:1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中国铁塔的上市之路再进一步。
6月28日,《南华早报》消息称,全球最大的通信类铁塔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塔)的IPO已经获得港交所上市委员会的正式批准,计划融资100亿美元。
中国铁塔此次IPO的金额将超过小米,成为今年截至目前港交所规模最大的 IPO。而中国铁塔的估值据称已达到400亿美元。但中国铁塔也面临负债高企、过于依赖三大运营商以及营收结构单一等问题。而随着民间资本的进入,中国铁塔又将如何拓展电信业务之外的新盈利点?
减少还债压力
中国铁塔的上市准备工作早已展开。
上述消息称,中国铁塔计划下周开始预路演,预期7月下旬挂牌。中金公司和高盛已被选为联合保荐人。而此前还有消息称,中国铁塔董事长兼总经理佟吉禄和中国铁塔CFO高春雷已经各领团队与投资方见面会谈。
5月14日,中国铁塔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成功IPO则意味着中国铁塔将获得更多融资渠道和资金。
铁塔建设和维护需要高投入。招股书显示,2017年,中国铁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近350亿元。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则为-519.15亿元。此外,当期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5.83亿元,这个数字只是2016年的1/3左右。
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减少的同时,中国铁塔的负债率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2017年中国铁塔整体负债金额增长至1951.48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60%。其中,中国铁塔的流动负债占到其当期负债总额的近77%。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铁塔在向三大运营商收购铁塔时借了不少债,资本负债率相当高。铁塔上市的一个目的是通过上市来把一部分债务还清,改善资本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铁塔2017年的流动性负债远高于流动性资产。截至2017年末,中国铁塔的流动资产为305.17亿元。而当期的流动负债约是其5倍。招股书还显示,2015年中国铁塔的流动比率为0.8。而2016年和2017年的流动比率都下降为0.2。有投资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这意味着企业资产变现能力较弱,短期资金压力较大。此外,中国铁塔的杠杆比率则从2015年的45.4%增长到了2017年的53.8%。
事实上,原中国铁塔董事长刘爱力就曾坦言,如果铁塔公司无法尽快上市,就不能及时解决债务、财务成本过高问题,会降低3家电信企业运营成本的力度,直接损害3家电信企业利益,这就违背了改革初衷,失掉了改革的意义。
依赖三大运营商
组建中国铁塔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三大运营商的重复建设。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2014年7月18日,三大运营商联合出资100亿元设立中国铁塔。2015年10月,中国铁塔收购三大运营商若干存量铁塔相关资产后,开始商业化运营。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铁塔运营管理着超过187万个站址,并服务近269万个租户。以铁塔数量计算,中国铁塔占市场份额为96.3%。以收入计算,中国铁塔占市场份额达97.3%。而佟吉禄在今年5月电信日致辞中还称,新建铁塔的共享率已从14.3%提升至70.4%。
但三大运营商即是中国铁塔的主要股东,也是其主要客户。
截至发布招股书时,中国移动持有中国铁塔38%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中国联通以28.1%的持股比例紧随其后。中国电信则以27.9%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东。招股书还显示,在完成上市后,中国移动仍将为中国铁塔的最终单一第一大股东。
中国铁塔的营收也与三大运营商息息相关。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来自三大运营商的铁塔租费收入几乎占据中国铁塔营收的全部。招股书显示,中国铁塔2017年营收为686.65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三大运营商带来的营收占其总营收的99.8%。中移动当期则为中国铁塔带来超过五成营收。
三大运营商股东和客户双重身份造成的矛盾已经有所显现。
今年1月31日,中国铁塔与三大运营商签署了《补充协议》。自2018年1月1日起,中国铁塔针对基准价格在不同共享情况下,给予参与共享的租户和锚定租户的共享折扣率均上涨了10%。
有通信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在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下,为保持盈利,希望能压低宏站业务定价,降低成本开支。这与股东希望中国铁塔利益最大化的诉求相违背。
但付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来都不要考虑铁塔公司在三大运营商身上挣得暴利,“三大运营商都是股东又是客户,不可能让它暴利,但会获得比较稳定的收益。”他认为,通过技术进步、统一标准化带来的运营成本下降,以及提升共享铁塔共享率是中国铁塔更好的盈利点。
5G下的收入单一风险
预计2020年在我国开始商用的5G网络被认为是铁塔扩大收入规模的一大契机。
中国铁塔在招股书中援引沙利文报告称,相同环境下,相同功率的5G基站的单站覆盖半径预计将远低于4G基站。这意味着运营商将需要更加密集的5G基站部署。这份报告还称,2017年-2022年中国通信铁塔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期将由706亿元人民币增至1091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1%。
但这也意味着中国铁塔对宏站业务过于依赖。
招股书显示,中国铁塔的主要业务有:塔类业务、室分业务、跨行业站址应用与信息业务。其中,塔类业务中的宏站业务占其营收比重最大。2017年,宏站业务营收为668.28亿元,占中国铁塔整体收入的97.3%。而在2016年,这一占比超过99%。
付亮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铁塔需要在通信服务以外,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上市融到的资金,可能用于新业务模式的拓展。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电力、路政等城市基础设施是中国铁塔“社会化”的重点发力领域。最新的进展是6月28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开放共享彼此的“电力塔”和“通信塔”。
但需要提及的是,中国铁塔在今年5月发布的招股书中提示,其在塔类业务中的微站业务和室分业务上可能存在挑战。
付亮也认为,微站业务和室分业务这两个领域的覆盖远比公共领域难得多。他表示,铁塔公司在公共领域的覆盖因为有政府支持等,大部分站址比较好拿下。但微站和室分领域面临的局部环境,会出现垄断等因素,铁塔需要解决许多新问题。此外,他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三大运营商在微站和室分领域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铁塔公司不太容易通过共享来获得收益。”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