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证明自身价值 听障者精彩的追梦“声活”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25 18:42:58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深圳报道
“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
第28个全国助残日前夕,中央媒体组成的“全国助残日走基层”采访组深入基层,走进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先行地和试验田,深圳的残疾人工作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里活跃着一大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他们大都不仅以摆脱基本的贫困为目的,更多的是想通过“造血”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作为创新之都,创新精神早已融入深圳城市血脉,而这种精神特质是通过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式实现的。”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侯伊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残疾人事业与别的地方相比,最显著的不同就是这里聚集了最多的残疾人创业机构。
在无声世界里活出自己的“声音”,“声活”便是其中的一分子。
被梦想点亮的“声活”
邱浩海是“声活”的创始人之一。4岁时,他因为发烧打链霉素过敏失去听力,从此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幸运的是,对美术的热爱让他找到了精神支柱。
1999年,邱浩海从长春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找到了一份设计师的工作。“第一次进入公司工作,遇到困难时,请同事指导,他们觉得用纸笔交流麻烦,嫌我不会说话。中途休息时,没人愿意和我说话,偷看着同事们笑说,互相分享,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感觉很孤独。”邱浩海用手语表述。
“作为一名听障者,我在生活中碰到很多常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其中一种就是没有一款便于听障者融入社会的社交平台。听障者也渴望贴近健听人群并融入社会,但当时国内并没有一个那样的社交APP。”邱浩海希望,能用技术解决沟通障碍,让听障人群与健听人群无障碍沟通,从而尽量不被主流社会所疏离,让听障者活出自己的“声活”。
2012年,邱浩海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拉上与自己相识10年的听障伙伴韦创军一起创业。当时的邱浩海已是圈内知名的高级动画设计师、多家公司视觉顾问,韦创军也已是深圳环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级渲染师,可谓衣食无忧。
为了创业,邱浩海和韦创军几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开始打造一个属于听障群体的平台,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直到2013年,机会来了。
当年,邱浩海与韦创军参加了深圳市南山区的“创业之星”比赛,与其他参赛选手不同的是,他们不光进行了现场的才艺展示,并且原创了一部名为《梦想》的动画短片,8分钟的小片里面讲述了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小伙子自强不息的故事,而这样一个画面唯美、令人动容的短片恰恰出自邱浩海之手。
作为当时比赛的评委,深圳草根天使会会长、知名投资人陈维伟对此短片印象颇深,当即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并将整个商业模式予以重新打磨,在资金扶持和专业辅导下,项目走上正轨。
2014年2月,“声活”正式成立,不到20人的创业小团队中,有一半的员工为听障者。2015年6月,“声活”入驻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当年8月,在前海举办的央视财经大型青年创业励志真人秀《创业英雄汇》海选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由此获得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被“声活”点亮的人生
被梦想点亮的人就像一个发光体,能吸引不同个体向他们聚拢。
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近3.6亿患有听力障碍的人群,而中国的听障人数最多,高达3000万,影响波及人群达上亿人,这些群体都是“声活”的目标人群。目前,“声活”注册用户60万,活跃用户9万,以华南地区为中心,辐射到中国各地,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相关机构的关注。
据记者了解,经过近两年的打磨和完善,“声活”APP第一版的功能已十分完备。邱浩海向记者展示了“声活”的操作界面,除了线上语音实时翻译功能,APP还提供听障者的时事资讯、线下相关的活动开展及报名,以增强社交黏性。同时,“声活”APP还为听障者提供垂直的就业服务。
而这样的展示,邱浩海进行了无数次,无论是向听障者,还是对健听人,直到为李克强总理做演示。
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的深圳主会场熙熙攘攘,惊叫声中夹杂着拍照的声音。邱浩海和已成为他合作伙伴的陈维伟站在自己的展位上,什么也听不见,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他知道,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来了。
在距离两米的对面摊位上,隔着一条过道,挤满了人,他们一眼望去便看到了总理李克强。两人心照不宣,纷纷挤进了人群,同时,邱浩海举起了自己手中的宣传牌,希望引起总理的注意。
“总理,我这里有个聋人创业项目,请支持听障者创业。”陈维伟喊道。总理看向了这边,来到总理近前,陈维伟抓紧时间快速地进行解说,邱浩海则用手机给总理进行平台的演示。
此后,他们和总理一起比着“我爱你”的国际手语朝着镜头微笑,完成了一张合照。
陈维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残疾人社会创新更需要大力扶持和鼓励,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片蓝海,需要更多有情怀的投资人。
除了对公益的热情之外,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到社会领域创业的重要因素绕不开商业利益,这也是“声活”区别于众多公益创业项目与一些NGO的最大亮点。
“纯公益项目往往由于自我造血基因缺失而夭折,只有公益加商业才能实现两条腿走路,比如,‘声活’区别于众多公益创业项目的最大亮点就是,不断挖掘、培育商业增长点。”陈维伟表示,除了手语翻译预约,“声活”正在发展线上与线下的手语培训项目、听障用品售卖和招聘等。
《梦想》短片最后,男主人公走进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设计店,店中琳琅满目摆放着他设计的产品。而在现实世界中,邱浩海也还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也在带领更多的听障者实现他们梦想的路上。“前方没有终点,我们永不停息。”这是动画短篇《梦想》中的结束语。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