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失业率统计待进一步完善 有助于测算最优保障维度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5-23 12:12:53

摘要:人大国发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邀请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对我国劳动力调查与调查失业率进行介绍,就调查设计、相关问卷与指标、国际比较、登记失业率如何并存、调查失业率的进一步完善建议等进行讨论交流。

失业率统计待进一步完善 有助于测算最优保障维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一个月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这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研究与实践中的一件大事。调查失业率作为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并行的四大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和反映就业失业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自4月以后,国家统计局将调查失业率纳入主要统计信息发布计划中,按月定期发布全国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

一个月后,人大国发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邀请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对我国劳动力调查与调查失业率进行介绍,就调查设计、相关问卷与指标、国际比较、登记失业率如何并存、调查失业率的进一步完善建议等进行讨论交流。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的副处长、就业大数据小组组长李志龙表示,调查失业率是指通过劳动力调查或相关抽样调查推算得到的失业人口占全部劳动力(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地区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

不过,找到一份工作固然重要,但就业质量更为关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5.0%和5.1%,分别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0.4个和0.1个百分点。这是我国首次正式对社会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

李志龙介绍,其实,这个调查很早就已开始,2005开始第一次劳动力调查,一年实际进行两次,分别为5月和11月,调查范围偏小。到2009年,恰逢金融危机,范围增加到31个省会城市加4个直辖市的月度大调查,主要目的是监测失业状况,同时,每月上报中央。直到2013年,调查范围扩大到65个大城市,包含城镇地区的常住人口,调查范围占全国城镇人口的一半以上。2014年年底,该调查扩大到全国。其中,所用的问卷,包括4页纸、39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该调查要求调查员必须严格上门入户调查,不过,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有些地方组织不利,甚至调查员不负责任,针对一些老户不再进行上门调查。为此,相关部门对此调查进行了改进措施,比如,利用电子设备进行录音、GPS定位、答题时间来衡量监控调查员的工作质量。

“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大概为5%左右,其实,从我们的城市劳动力调查里面,我们计算的调查失业率比统计局的失业率更低,这里面涉及样本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研究员王美艳表示,“与国家统计局一样,我们对失业率的调查人员范围也是在16岁以上,不过,我们发现,城市本地的人和外来的人口的劳动参与程度和比例对数据有直接影响。”

据记者了解,调查失业率除了涉及城镇户籍劳动人口,还包括城镇常住劳动人口。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8%,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42%,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农民工被纳入调查范围内。其中,农民工通常更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冲击,为此,将城市本地和农民工等群体放在一起计算城市失业率,不同时间段的同一调查群体,数值会有相应波动。

就此,人大调查中心副主任王卫东建议:第一,要重点重视样本轮换的问题。第二、进行抽样调查时要注意分层。

据记者了解,全国月度劳动力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通过样本推算总体,调查抽样方案设计科学,采用了分层两阶段概率抽样方法(PPS),并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口规模和居民城乡结构。同时,为避免样本老化、减轻调查户负担,调查样本每月按一定比例轮换。

同时有专家建议,如果失业率的统计能够进一步完善,则能更好地刻画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状况,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政府也能够依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失业保险体系。比如,失业率数据,尤其是失业时长,有助于测算最优的失业保险时长和保障强度。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