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分开管理后 影视剧避免惨败当把编剧放在“首位”

作者:戴有山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26 14:56:52

摘要:一个影视作品如果不重视编剧的创作价值,就会埋下失败的种子。

戴有山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国务院正部级直属机构,主要负责监督管理新闻业、出版业、广播电台、电视媒体和电影业。2018年,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实施机构改革,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从字眼上看没有电影、出版等,电影、出版、新闻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从广电总局分出去,由中央宣传部统一管理。

电影和电视自此分道扬镳,各自重新“组建家庭”,那么对于属性十分相似的影视产品是否会走向不同的命运?从创作领域,对影视分离后的未来市场进行综合分析,电影和电视作为高回报的文化产品,依然是资本追逐的方向。然而,电影、电视分开管理后,审核管理将更加严格,影视剧从创作、制作、发行、播出等全环节加强了监管,粗制滥造的雷剧,毁三观的低俗剧,虚幻迷信的神剧慢慢会失去市场,而小正大(小投入、正能量、大情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将会成为市场主流。

影视投资本身就是风险非常高的投资项目,在不了解市场,不重视创作情形下,很多项目都有可能血本无归,但为什么资本还是对这个行业乐此不疲,因为一旦方向准确,投资成功,回报率是极高的。在审核愈加严格的当下,影视制作方在追逐高回报的同时,各种意外风险正在不断增加。对于过度押宝于风险极高的古装穿越大戏、雷剧、神剧、低俗剧的公司而言,紧急转型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影视剧避免惨败于无形,应积极从重视编剧的存在开始向主旋律方向发展,更多地对当前社会发展大时代的书写和对人性的刻画。

透析影视作品失败根源

影视行业作为文化产业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行业的新陈代谢从来没有停止过。胜者为王道,成功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产生强烈反响,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有不同“江湖秘籍”,其中最重要的“秘籍”之一就是对编剧创作存在和剧本质量的重视。影视剧的炮灰作品惨败于无形往往各有失败的理由,但从根本上分析,往往是从初创阶段就开始了,一个影视作品如果不重视编剧的创作价值,就会埋下失败的种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影视作品向资本屈服、迎合观众喜爱、向一线演员妥协,在业界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这种非常态下所造成的常态环境,致使整个产业链创新缓慢,观众的购买习惯、平台的购买方向都向演员倾斜,影视投资方、制作方已经习惯将大量经费倾向明星演员。

而影视作品的创作一向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却不重要,俨然把创作变成了简单的加减法。甚至在影视投资领域特别是跨界的“热钱”进入以后,盲目推崇的江湖规则是“颜值鲜肉”+“热门IP”然后乱炖出锅,完全失去了影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更不要谈影视艺术。剧本作为影视作品的核心,主创的编剧们根本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被投资人有限认知和错误的商业观所左右,最终把编剧变成了一个“码字”的机器。把编剧变成“码字机”以后,自然就失去了剧作家在作品上的创作灵魂,没有赋予作家创作灵魂的作品很难产生戏魂,之后无论导演还是演员,在二次创作上升华作品,都很难找到真正原汁原味的艺术价值,所以就会产生了诸多的神剧、烂剧,长期以往,影视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很可能成为“中国足球”式现象,影迷和球迷一样活在永远实现不了的理想中。

优秀影视剧的基因根植于优秀的创作

在影视江湖里,一流的编剧高手基本可以化有形为无形,能够影响着资本的决策方向,这类编剧相对能比较好地实现自我的创作意愿,甚至能够左右或引导投资人对剧本的判断和立场,使作品走向真正的方向,为导演的二次创作和演员的再次创作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形成影视制作过程中的良性循环,最后所制作生产出来,搬上银幕和荧屏上的作品会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和艺术水准,比如电影《红海行动》、《战狼2》、《芳华》、《永不消逝的电波》、《最后一张签证》,电视《士兵突击》《生死线》《我的团队我的团》《一地鸡毛》等都较好地实现了编剧的创作意图,从剧本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基因。

电影和电视管理机构分离是管理的分开,而对于优秀作品的期盼却是始终如一的,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作为电影和电视的主管部门,都提出影视产业亟需精品工程,这绝不单纯的口号,也不是从形式鼓励原创,鼓励现实、农村、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扶持剧本创作等等政策,这些都是政策面上的一种措施,最重要的是还是引导创作方向,引导社会整体影视欣赏水平的提升,那么如何才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就是重视创作者的存在,把创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还给作家,而不是用资本对作家一剑封喉,即使委托剧、定制剧也要多给作家留出更多的自由想像空间;其次就是在创作环境和生活体验上多给作家机会,让作家在一种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里进行分作,让作家在生活中去创作,少一些套路的约束,多一些生活的感受,保证作家的创作经费;第三就是从政策层面对作家给出明确扶持制度,没有执行政策推动,多出优质作品就会形成空谈;第四就是要更加严格约束主要播出平台和体量大的制作发行公司,给小的制作公司留下生存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带动影视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第五就是严把评奖活动,如果市场继续乱象横生,宁缺勿滥,把有瑕疵的作品永远封杀;第六就是要造就文艺批评的新生,不能全部是吹捧抬,混淆视听的危害巨大,文艺批评不是排砖抹黑,是发展和提升的根基之一;第七就是在规定方向的同时,放开艺术创作的手脚,遵循艺术创作的故事核心、桥断、戏剧冲突、情境以及情感情怀等等,要给予大力支持,推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万千尝试;第八就是明确在影视剧制作方面的投入比例研究,影视剧已经到了播出机构无法承受的高成本状态,片酬高只是表象之一,后面的资本肆虐才是根本原因。

劣质影视作品起源于不重视作品的初创

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最为惨烈的搭配是对影视了解不够深入且又自认为懂行的投资人,与具有一定创作能力但又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编剧合作所生产的作品,这些编剧其艺术水平、创作灵感、创作能力虽然没有国内优秀一线编剧高,但也相差无几,但在与资本方或制片人沟通的效果却有巨大的悬殊。这类编剧在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上常常处于被动,尽管编剧在影视内容整体架构上有自己的完整的构思,而且创作能力较强,对作品也有一定的艺术追求,但他们通常接触不到顶尖的、优秀的制片公司,这些自身带有一定缺陷的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对影视的整体把握相对欠缺,对剧本的重视不够,过分重视演员在作品中的作用,因此与编剧在创作的时候难以达成共识,难以有效沟通,难以按合同取酬和署名。所以这些编剧是最辛苦,很难完整意义上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他们的作品是一种编剧与资本的化合物,是向投资人妥协的半成品,最后所生产的作品不是编剧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尽管编剧不断把资本的意志加入到作品中,依然会在合作中产生很多矛盾,而且在和项目方出现的纠纷也难以界定。遇到这种情况,成熟编剧们往往都应对乏力,更不要说年轻、浅资历的编剧。编剧在一部作品中完全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编剧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按协议约定拿到钱和署名为准则,对作品本身不再有更高的追求。

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作品,往往面目全非,最终的结果很难有较好的结局,一般以惨败而收场,这部分影视作品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前期“雷声很大”,“秀作得很好”,但随着拍摄的深入,问题会暴露的越来越多,一般很难走到终场,即使少量作品最终能够颁上荧幕,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很微弱,完全没有开始时的喧嚣,因为这样的作品再和社会发出声音会成为业界的笑柄,基本是“来的惊天动地,悄无声息地走”,没有哪个作品会在临“死”之前会开个新闻发布会或者宣告“我先死,你们断后”,所以业内基本上很难总结出这些影视作品“见光死”的真正内幕。

影视作为一个商品,其具有深厚的商业属性,同时影视也是一个真正意义是的完整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和专业的机构,一个投资人对影视的把握应该是商业价值的判断,既然看清了方向就把所要表达的商业元素和商业核心概念交给编剧去创作,由编剧去实现创作,再由编剧去对自己的创作负责,与二次创作的导演和演员进行无缝对接,这样是一个标准的影视工业流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毕竟一个行业需要洗牌,需要淘汰裹足不前,不专业而又固执地阻碍产业发行的投资人和机构,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影视行业会进行洗牌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影视行业的洗牌往往“杀人于无形”,在投资机构没有觉醒时,格局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不重视创作的影视公司尽管一两部作品获得了利润,暂时没有死亡,但其实质已经走在死亡的路上。

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倒逼投资主体对编剧的重视

任何事物如果固步自封不思改变,就会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所淘汰,电影和电视不仅需要从管理机构的变革,更需要在创作层面的不断发展,引领观众的欣赏观念不断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种艺术门类都在创新改变,观众已经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观赏能力,自觉地摒弃了一些旧的、片面的欣赏观念。欣赏水平不断提高,对影视的需求由单纯的视觉需求升级为社会、文化、人性等全方位的需求,单纯的打打杀杀、痴男怨女、宫闱争斗已经使观众越来越厌倦,这其实已经在倒逼着影视作品在创作上需要快速提升,需要与时代相聚合,甚至引领社会发展心理,如果资本方不足够从创作端重视作品,必须最后由票房会教育资本,一个资本只重视导演、演员,最后都会成为票房炮灰,最终被行业淘汰。

近年来在屏幕和荧屏上确实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和理论界关于影视观念的讨论都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创新发展,影视作品的创作出现很多新的变化,而观众最直观感受到的便是影视作品内容呈现的变化,主旋律影视作品实现了大胆突破,在不违背创作规律的前提下,形式在不断革新,使主旋律影视作品能紧跟大时代的发展步伐。

影视作品在创作层面的创新的原动力之一便是要反映时代精神、满足当下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我们的社会生活为影视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形式等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为了使作品反映时代精神、满足观众需求,作家、编剧们不断扩展生活视野,积极运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以大胆的审美想象、精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创作出了一大批在思想、艺术方面极具创新性的影视作品。(作者为中国传统文化专家、中国民生问题研究专家、管理学博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