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冬残奥会北京8分钟如何炼成, 2022与梦想一起飞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19 17:21:00

摘要:短短8分钟《2022我要飞》演出的背后,凝结着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多少力量的汇集,才让全世界观众看到这完美的舞台瞬间。

平昌冬残奥会北京8分钟如何炼成, 2022与梦想一起飞

875964669135776771.jpg614920644249934589.jpg816523693905282788.jpg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我要感谢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她们的舞蹈水平和健全人一样好。”韩国平昌第十二届冬季残奥会闭幕仪式结束后,作为下届东道主接旗仪式和“北京文艺表演”总导演的张艺谋由衷地说。

“成功了!成功了!”此刻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和演职人员已经紧紧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全都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短短8分钟《2022我要飞》演出的背后,凝结着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多少力量的汇集,才让全世界观众看到这完美的舞台瞬间。

挑战与牵挂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在2017 年 11 月底,接到了在平昌冬残奥会闭幕式上表演节目的通知。“无论外在形象,还是舞蹈感觉,我们考量各方面素质精挑细选出优秀的演员。”担任本次表演执行导演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说。艺术团为此选出18名演员,另外1名主演由艺术团输送到北京舞蹈学院读书的汪伊美担任。

这也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立30余年中,第三次登上残奥会的表演舞台。2004年9月28日,“千手观音”参加 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让观众如醉如痴,各方赞誉不绝于耳;2008 年北京残奥会,艺术团更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都奉献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这既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骄傲,也是今后面临的挑战。“平昌的演出能不能取得以往那么大的反响,能不能赢得全球观众的认可,而且还有向世界发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邀请的使命……”王晶和演职人员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人对这场演出无比牵挂,她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主席张海迪。由她作词的歌曲《2022 我要飞》,让总导演张艺谋找到了平昌冬残奥会演出的灵感,“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 繁星点点。身患残疾的小女孩倚窗凝望,幻想自己像鸟儿一 样翱翔天际。就算在暴风雨中折翼,也无法阻挡她对自由的向往。”

在3个月的节目排演过程中,作为这场演出的总策划,海迪主席和导演团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多次就节目创意、服装设计、舞蹈编排、音乐制作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海迪主席白天工作忙,我就经常把一天排练进程的视频通过邮箱发给她,忙完工作的她,一般都是在凌晨一两点发来回复。”让王晶印象深刻的是,海迪主席甚至可以指出“几分几秒哪个动作”可以再调整。并亲自指导录制了歌曲。

主演汪伊美虽然舞台经验非常丰富,但这次演出她要扮演一名在冰雪中实现梦想的肢残女孩,刚开始这可把她难住了,没坐过轮椅的她,尽管十分用心地体验和琢磨,但对肢残女孩的情态把握总没有完全到位。海迪主席就从自己追求梦想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给她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建议。

轮椅是汪伊美舞蹈表演的重要道具,但是“表演用的轮椅跟普通轮椅不一样,演员坐在上面必须要身姿挺拔,不能塌陷下去。”王晶说,他们在选用常规轮椅后发现都太低了,达不到那种秀美挺拔的效果。海迪主席就把自己定制的新轮椅提供给了演员。此外,从演员丝巾的系法、舞蹈鞋的软硬,到服装发带头饰,海迪主席都会过目,从细节到整体力求严谨。

飞翔不惧寒冷

“已经说不清每天要排练多少小时了,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演员、舞蹈老师、手语老师,一直都在磨合当中。”王晶说,这次演出运用现代舞的手段,利用身体的张力去抒发表现情感,和过去演员们经常跳的民族舞、古典舞不同,更多在于一种生命力的释放,所以对演员们的表演挑战也很大。

艺术团专门从解放军艺术学院请来了编舞柏桦。一次排练中,柏桦的脚趾意外骨折了,但她没有按医嘱静养两三个月,脚上打着夹板,穿了一双棉拖鞋,当天晚上就继续排练了。

因为有听力障碍,演出需要手语老师在场外为演员指挥。艺术团的4位手语老师每个人都是身兼多职,除了手语指挥外,还同时负责音响、翻译……演员们排练多久,他们就一直在台下陪练多久。手语老师李文倩的孩子还没断奶,她也毅然放下了嗷嗷待哺的孩子。

编舞、手语老师的敬业、责任和使命感,也感染了艺术团的演员们。在排练中,她们反复地跑动走位,一个动作要跳上百遍千遍,经常练到想吐,但谁也没敢松劲儿,谁也不说辛苦,因为这次演出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和荣誉。

根据平昌冬奥会的气候环境和冰雪运动的特性,本来最早的演出服装设计 是羽绒服配上厚围巾、帽子,但是演员们试装后发现,纤细轻盈的形态表现变得强壮笨拙了,像鸟儿一样灵动飞翔的感觉大打折扣。毫无疑问,服装越薄,视觉效果越完美,但演员们必然要承受严寒侵袭的考验,甚至可能会因此着凉生病,这让导演组陷入了两难。

在北京昌平区搭建的一个模拟场地,山区的风格外凛冽,温度降到零下10度,数次室外排练下来,演员们的脸被吹得红肿脱皮。“既不想冻着孩子们,又要尽力追求舞蹈效果,怎么办?这些孩子们主动提出来要轻盈一些,说不怕冷,她们可以坚持,一定要呈现最美的状态给全世界的观众。”王晶习惯把演员们称为“孩子们”,眼看着孩子们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变少、变薄,视觉效果越来越完美,让所有的人一边感动一边心疼。

拼搏点燃梦想

平昌有韩国的“阿尔卑斯”之称,冬季低温寒冷。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在3 月12 日抵达平昌后,当地一直大雪不断,为了早一点适应场地,第二天演员们就在一所大学的室外场地开始了排练。

正式走台被安排在了3 月 15日,为了保密,晚 10 点钟演员们才可以出现在主体育场的现场,而且只有1个小时可以走台对光。当天依旧大雪纷飞,空旷的体育场内寒风肆虐,即使披上厚厚的羽绒服,演员们依旧冻得瑟瑟发抖。

大雪已经铺满了地面,在低温下又结成了冰碴。“主办方因为天气原因不能打开舞台灯光,场地铺满了雪,演员们根本无法定位,准备好的冰屏也不断打滑……”当晚彩排的效果让艺术团所有人都心情沉重,甚至是失望。王晶心里当然十分着急,可是她不想让演员们太压抑,开玩笑地让大家好好享受一下雪景。姑娘们脸上有了笑容,心里依然是揪在一起,当晚几乎是一个不眠夜。

3 月 17 日晚,艺术团有了一次宝贵的带灯光彩排机会。雨雪后的地面十分湿滑不说,灯光也出了故障,当晚彩排效果依然不理想。当天刚抵达平昌的海迪主席,出现在了主体育场的看台上,等到彩排结束后,她安慰着心情低落的演员们。海迪主席在给艺术团姑娘们的慰问信中说:“你们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精神如同冬残奥会运动员一样感动和激励着残疾兄弟姐妹!我相信你们美轮美奂的演出一定会为冬残奥会增添光彩,也一定会召唤全世界更多的残疾运动员来参加 2022 北京冬残奥会。”

好在经过紧急协商,导演组又争取到了宝贵的一小时排练时间,但是要等到夜里12点闭幕式节目全部调光后。接到通知后,所有演职人员都高兴极了。考虑到夜晚格外寒冷,导演本来不让演员们脱掉外套,但是演员们为了检验实际效果,还是都脱掉了外套。

3 月 18 日,冬残奥会闭幕式在当地时间晚 8 点正式拉开帷幕。8点45分,终于轮到艺术团的孩子们出场了,一直“搅局”的雨竟然慢慢停了。大屏幕开始播放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短片,全场的灯光熄灭,只留下一束追光照在汪伊美和她的轮椅上。“我是一只白色的鸟/不知天有多高/云儿往哪里飘 / 我是一只寻梦的鸟 / 不管路有多长 / 也要去寻找。”音乐在体育场内响起,演员们用轻盈优美的舞蹈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演绎了残疾人永不放弃、追逐梦想的历程。虽然身有残疾,却从不放弃希望;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在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8 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前来参加接旗仪式的北京市长陈吉宁看完整场演出后,专程看望并慰问了艺术团的演职人员,并对她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无论风雨,还是雪雾,都不能阻挡追逐梦想的脚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姑娘们在平昌的夜晚点燃了梦想的火炬。正如这场表演的结尾,女孩儿在舞台中央再一次张开双臂,仿佛融入了蓝天。舞伴们化作一对翅膀,载着女孩儿美丽的梦飞向五彩缤纷的北京冬残奥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