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探索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4-08 19:09:37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兆寰 北京报道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将“发展绿色金融”定位为推进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多次指示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也被纳入指导未来发展的重要理念。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三五”规划更是提出未来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
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发展绿色金融”。这些都是我国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
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小银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银行始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服务美丽中国、绿色北京的进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打造,北京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已初见规模,截至2017年底,全行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超过500亿元,打造了绿色金融的亮丽品牌。
理念创新
布局绿色发展蓝图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为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绿色债券等35条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
绿色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北京银行重要的发展理念。2015年,北京银行制定的“五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绿色金融业务作为全行特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全行的经营管理之中,致力于形成全行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多年来,北京银行坚持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信贷政策,构建绿色信贷专业组织架构,在总行成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牵头推动全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工作,在多个地区成立绿色金融支行,总分支联动、不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市场营销、服务方案提供和体制机制建设。
同时,北京银行不断聚焦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以绿色金融引领企业绿色转型。率先与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成为国内较早开展节能减排贷款的银行。
与国际金融公司(IFC)联合创新损失分担业务模式、率先签署能效融资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的中小银行;切实推动“G20能效引领计划”,与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共同发布“绿融通”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率先提出了“在绿色金融领域投放不少于1000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不少于5000亿元”的目标,支持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发展。
此外,联合首发集团、速通公司推出“e路畅通”速通卡服务,通过电子收费系统的实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城市污染,助力构建绿色交通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北京交通体系。
截至2017年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过500亿元,累计为3000余户绿色节能企业发放贷款近1500亿元。
产品创新
助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北京银行不断深化绿色金融创新驱动,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在传统信贷层面,创新推出以未来收益权为质押的“节能贷”、政府奖励资金账户质押的“节能补贴贷”等产品,推出绿色项目信贷、绿色流动资金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碳排污权质押融资、绿色国内保理、绿色反向保理等业务。
在投行产品层面,北京银行推出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等。而在创新产品层面,北京银行前瞻性研究碳排放权配额回购、碳资产托管、环保产业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等前沿产品,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以产品创新助推实体经济绿色发展。
2016年9月,北京银行协助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注册28亿元绿色永续中票,并于2016年10月成功发行我国银行间市场首单水务类绿色债券。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笔绿色永续债券发行无论是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对国家相关产业的布局都具有开创性:一是为企业和境内债券市场投资人之间建立了资金联系,打通了企业境内通过直接债务持续融资的渠道,有利于企业在国内债券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累优良的信用记录;
二是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并将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技术及扩充产能;
三是在当前国内利率较低金融市场条件下,有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该笔绿色永续债券的综合收益,缓解相关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四是顺应了国家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污水处理水平和规模,支持水务行业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
五是丰富了企业通过金融创新服务绿色经济的手段,落实了国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必然之举。可以说,此次绿色永续债券的发行,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另外,北京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行绿色金融债。为切实推动“G20能效引领计划”框架下的能效合作,大力拓展绿色金融业务,响应国家绿色新兴产业政策,特别是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战略,北京银行于2016年10月启动绿色金融债项目。
据记者了解,北京银行在主承销商等机构的协助下高效完成申请材料,通过与北京银监局、人行营管部和人民银行总行等监管部门沟通,3个月高效完成全部监管审批,于2017年3月10日成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许可,成为北京地区首家获批绿色金融债的银行。
成功获批后,由于正值同业存单及债券市场利率步入上升通道,北京银行立刻在3月中下旬启动北京和上海两地路演工作,与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在内的众多投资者进行销售预沟通,获得投资者的良好反响,为成功发行奠定了基础。
在避开一季度末债券市场资金面紧张时点后,北京银行立刻启动正式发行工作,并最终于2017年4月19日以较低利率成功发行1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
此次绿色金融债的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向清洁交通、污染防治、清洁能源、节能、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六大领域。绿色金融债的成功发行,将有力助推北京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体系,降低绿色信贷项目融资成本,增强对实体经济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藉此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多年来,北京银行通过精、专、特、深的服务创新,不断提升绿色金融品牌价值。2008年奥运会期间,支持奥运环卫车辆更新,服务首都“新北京、新奥运”建设,为北京“绿色奥运”提供绿色金融服务。
在绿色环保、可再生及清洁能源、水资源保护、绿色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北京银行还支持了碧水源、天壕节能、际高建业、国能中电、中能环科、乐普四方等业内一大批企业发展壮大。
为此,北京银行荣获“银行绿色金融创新大奖”、“中国低碳新锐银行”、“节能服务产业突出贡献奖”、“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最佳金融投资机构”、“中国绿色银行”、“中国十佳绿色信贷项目奖”、“绿色信贷水效项目开拓奖”、“企业社会责任首都慈善奖”等多项荣誉,在客户心中树立起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完善体系构建
提高工作效率
为全面支持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提高绿色信贷工作的效率,更好地服务绿色企业,北京银行制定了相关绿色资金管理办法,主动改进信贷系统、投行系统等多个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
北京银行于2016年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5〕第1号)、《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绿色信贷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12〕4号)、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将绿色资金的使用制度化、规范化。
2017年1月,北京银行启动绿色系统的改进工作。在本行包括风险管理部、投资银行事业部等多个部门的协同支持下,北京银行信贷系统、投行业务系统等相关业务系统均加入了绿色业务功能,同时将绿色业务识别作为必要环节进行强调和强化。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还将启动与绿色业务相关的业务培训,且将覆盖面延伸到所有经营单位的业务人员,强化绿色业务培训,增强绿色业务操作,全面深化绿色意识,提高绿色业务能力。
面对未来,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绿色金融市场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开拓,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努力,秉承优良传统,发挥模范作用。发展支持培训节能服务公司不少于1000家,在绿色金融领域投放不少于1000亿,在七大领域打造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同时推动工业绿色升级、交通运输节能、节水综合改替、大气污染治理、建筑降耗减排、余热暖民支持、节能服务倍增、产品多元支持八大行动计划。
此外,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全面、优质、便捷的金融解决方案,进一步打造北京银行绿色金融品牌,掀开绿色金融新蓝图。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