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去年净赚2875亿元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54.07%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30 21:11: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冉学东 北京报道
宇宙行的2017年业绩报告出炉。
3月27日,工行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 2017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875亿元,同比增长3%,增速有所回升;不良率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至1.55%。
“净利润总量保持全球银行业最好水平。”工行方面表示,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927亿元,处置回收率持续提升,进一步夯实了资产质量基础。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工行拨备覆盖率为154.07%,较上年提升17.38个百分点。
对此,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该行拨备覆盖率从来没有突破过监管红线。去年回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去年的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的不多;一个是盈利保持比较好的稳定。
此外,谈及资管新规,工行行长谷澍坦言,不会受到大冲击。该行已经在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且在不断做好非标转标研究,以及不断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使得产品穿透性更好等等。
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54.07%
根据工行的年报显示,该行2017年不良贷款2209.88亿元,增加91.87亿元,不良贷款率1.55%,下降0.07个百分点;逾期率、劣变率同比分别下降64BP和49BP。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注意到,这也是近五来工行首次实现不良贷款率的单边下降。
“去年不良贷款下降的原因,一个是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一个是该行在信贷体制方面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和改革,整个信贷体系从几年前的顺周期环境下,转化为与现在的经济转型期相适应的一套信贷体系。”谷澍表示。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资产质量的改善情况,他进一步指出,首先,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能不能进一步的显现出来;其次,要看整个工行的信贷管理,以及贷款质量方面除了不良贷款率这一个单一指标以外,一系列一整套的相关的指标是不是在去年都得到了好转,它决定我们整个去年不良贷款实现单降它的基础牢不牢。
易会满更是提到,工行每年拿出700亿元的真金白银来处置不良贷款,近三年处置了6000亿元的不良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来,不少银行拨备覆盖率触碰监管红线。
而数据显示,2017年工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提升17.38个百分点至154.07%,这是自2016以来该行拨备首次回到150%以上。
“尽管我们拨备覆盖率曾经小于150%,但是从来没有突破过监管红线。”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表示,“回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因为去年的不良贷款绝对额上升的不多,这个数字比前两年增加速度要慢的多;另一个是盈利保持比较好的稳定。”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28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下调拨备监管红线。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对此,易会满坦言,“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去年年底有一个转换,实际上我们的拨备覆盖率,年底按照新口径到了169%,拨备情况还是比较充足,风险的抵御能力还是比较强。”
他亦指出,对下一步整体拨备的管理,会结合监管要求,结合信贷管理以及拨备政策,根据新环境做出完善,总体还是能够保持基本稳定。
资管新规不会有太大冲击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自2007年开始工行现金分红总额一直递增,而2013年更是达到919.60亿元,不过,之后略有下降。
而最新数据显示,根据董事会决议,工行2017年度预计现金分红金额为858.23亿元,即每10股税前分红2.408元。
“当然,这个分红方案还需要提交股东大会以后才能最后确定。这个比例在今后一段时间会保持相对稳定,它比较好的兼顾了股东的利益,也兼顾了银行本身增强资本的需要。”谷澍表示。
据了解,自上市以来,工行连续十年保持A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最高的上市公司地位,为股东累计创造超过8000亿元的现金分红回报。
此外,去年11月,央行联合各监管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征求意见稿)》,一时之间引起广泛讨论。
而在业绩发布上,本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工行的理财产品余额达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1.4%,从存量规模和增量上看都是同业第一。
对此,谷澍在上述业绩发布会上则表示,工行非常正面地看待资管新规带来的影响。资管业务如果想要发展得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有需求和市场;第二个条件,要规范,行稳才能致远。
“资管新规出台后,工行不会受到大冲击,工行已经从几个方面做好准备。”他进一步介绍道, 第一,资金来源端,已经在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第二,投资端,在不断做好非标转标研究,进展非常快,寻找更多的标准化投资产品;第三,风控方面,不断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使得产品穿透性更好。
谷澍坦言,通过在这些方面的准备,有信心在资管新规出台以后该行的资管业务能够更加规范地、更好地发展。
在资管业务国际化方面,他亦表示,去年在香港成立了一个子公司——工银资管(全球),主要是做资管业务的国际化方面的业务,规模已经就发展到了一千多亿港币,该行有信心未来几年把这个数字做得更大。不光是说业务做得更大,质量也做得更好,风险控制更好。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