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重组失败后疲软映客的坎坷融资路:赴港IPO冲刺直播第一股

作者:张 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27 16:03:24

摘要:3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在与宣亚国际重组终止3个月后,映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但有意思的事,映客并未列出计划募集金额,仅表示所募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内容、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战略投资等方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杰 北京报道

抢直播第一股的不仅仅是虎牙和斗鱼,曾经“卖身”不成并自称中国第一家实时社交视频软件的映客也开始竞争。

3月27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在与宣亚国际重组终止3个月后,映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但有意思的事,映客并未列出计划募集金额,仅表示所募资金将用于丰富产品内容、开展营销活动以及战略投资等方面。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映客正准备上市,计划募资3亿美元。3月27日,映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确实已经在港股提交了IPO,具体事宜一切以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北京映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目前,其持股结构为,映客创始人奉佑生持股为20.94%,多米在线、昆仑万维、映客常青、紫辉聚鑫、厦门盛元、嘉兴光信、金沙江朝华、腾讯、宣亚国际分别持有不等股权。

根据网络曝出的映客IPO资料披露,2015年至2017年映客的营收收益分别为2870万元,43.35亿元与39.41亿元,而对应的毛利分别为1485万元、毛利分别为1384万元、16.36亿元、13.95亿元。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虽然纯利润在上升,但映客的收益似乎已经到了天花板,这主要是直播的红利正在消失。

根据映客招股说明书显示,映客2017年的直播月活数从第一季度的2212.4万人次上升到四季度的2518.4万人次,小于2016年四季度的3000.6万人次。除此之外,映客的月度付费用户情况也在2017年遭遇“滑铁卢”,从2016年第三季度的256.6万人次下跌到2017年4季度的65.2万人次。

“至于纯利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映客在持续压缩成本。”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在其他平台加码运营的同时,映客却逆势压缩成本,这无异会让月活数逆流直下。

映客招股说明书还显示,映客2015年至2017年的销售成本分别为1485万元、26.97亿元、25.45亿元。

对于上述情况,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映客之所以选择冲刺直播第一股,只要是资本压力,在与宣亚国际重组终止3个月后,映客对资本的需求似乎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如此。

上述招股材料显示,虽然自称中国第一家实时社交的映客,也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映客2015年至2017年运营利润分别190万元、4.93亿元、8.71亿元,年内亏损分别为4941万元、14.67亿元、2.39亿元。

在收益增长疲软的背景下,此次映客上市匆匆上市,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发展之忧吗?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