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将多举措进一步扩大开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两会报道
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成功使数亿人脱贫。在进入新时代后,会有什么开放新举措?
对此,在3月20日的总理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40年来有目共睹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开放是密不可分的。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中国人民从开放当中得到了甜头。去年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维护自由贸易,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地融入了世界经济,关上门等于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路。
“新的变化意味着进一步扩大开放,我们在开放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和潜力。比如货物贸易,我们进口商品的税率水平在世界是处于中等水平,但是我们愿意以更开放的姿态继续进一步降低进口商品的总体税率水平。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对于服务贸易,我们现在可以说是逆差,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会付出一些代价,但可以促进提高我们产业的竞争力。下一步重点要放宽服务业的准入,比如说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我们会加大放宽准入力度,在一些方面逐步放宽甚至取消股比的限制。我们还会全面放开制造业,在这方面不允许强制转让技术,我们将保护知识产权。”李克强说。
同时,我们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会进一步进行调整缩减。今年及今后几年会逐步放宽准入。同时还要加快推进涉及外商投资的三个法律合并成一个基础性法律,以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承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批准了宪法修正案和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接下来将会遵循宪法,推进机构改革,这将更有利于坚持我们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我们的努力方向还是要使13亿人的市场成为中外企业、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可以公平竞争的市场,给中国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促使中国产品和服务升级,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李克强表示。
他同时表示,中国的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些当时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开放举措,几年后回过头来看,可能成效令人惊讶。比如说5年前我们简化了因私护照办理和出境的手续,结果出境人次从当年的7000多万增加到去年的1.3亿多人次,而且其中多数都是去旅游和消费。因此,看中国的开放,不仅要看细节、领域,更要看长远、全景。当然,开放是双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只有两人同向用力才能继续前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