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期货立法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倒计时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16 21:18:04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中国版原油期货上市进入冲刺阶段,相关机构厉兵秣马。3月1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在上海举办原油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和指定检验机构授牌仪式暨期货交割业务培训。
据记者了解,中国石化石油储备公司、中油燃料油、中化兴中、大连中石油储运、青岛港董家口、洋山石油等6家指定交割仓库、3家备用交割仓库和4家指定检验机构的代表出席授牌仪式并参加了原油期货交割业务培训。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数家期货公司了解到,由于原油期货筹备期较长,期货公司基本上都做了比较全面充足的准备,不仅针对境内的化工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且针对境外客户的交易平台也已搭建好,准备全力开拓境外客户。
推动期货立法
长久以来,石油素有商品之王的美称,国际原油价格的跌宕起伏一直牵动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神经。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开始推出原油期货。国际原油贸易后来多采用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再根据不同油品差异和地理位置等给予一定的升贴水。
目前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原油期货合约共有3种:纽约商业交易所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合约,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合约,以及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迪拜原油(DUBAI)期货合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尽管亚太地区的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大,但在该时区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期货市场为原油贸易提供定价基准和规避风险的工具。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价格,比欧、美国家在同地区购买同品质原油要高。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原油进口量近年快速增长。2017年原油进口量达到843万桶/日,全年进口总量4.2亿吨,同比增长10.1%,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从2008年的49%攀升至2017年的67.4%。
在此过程中,国际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版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体系,油价会多一个“制动系统”,为国内原油企业提供保值避险工具,完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原油期货作为我国第一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第一步是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探索期货市场国际化的市场运作和监管经验,今后还将探索走出去的可能性,让世界从“认识”中国原油期货到“认知”中国原油期货,最终“认可”中国原油期货。
对于即将上市交易的原油期货,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商业储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伟表示,原油期货是中国第一个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商品期货交易品种,是中国建立现代高效的石油市场体系、提升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体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姜洋在政协经济组讨论时表示,今年他提交的两个提案均与期货有关:一个是加快期货法立法工作提案;第二个是建议振兴乡村现代农业,发展期货市场,已提交给了中农办。
据了解,目前期货法立法已经通过人大内部程序,等常委会通过就可以执行,但由于各种因素慢了下来。因此,他作为政协委员,在本次两会上提出了加快推动期货法立法的提案。期货法急需加快出台,和中国即将在3月26日推出国际化的原油期货有关。
姜洋表示,原油期货上市以后,会涉及大量海外投资者参与,如果没有一部法律去调整、规范各种关系,可能会对开放产生影响。此前3月9日,他曾提及建议推动期货法立法。姜洋举例称,对海外投资者来说,在投资一个市场前,会通过合规机构来综合评估该市场的法律环境如何。如果缺乏相关的法律,海外投资者参与该市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期货公司积极备战
“近期我们一直在浙江以及山东地区走访炼油石化企业,经过与客户充分沟通后争取让他们能参与原油期货交易。目前,已经接触数十家能化企业,客户参与意向较为明确。”南华期货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更多的了解客户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其实从去年年底以来,不少期货公司都在积极走访能源企业,吸引他们投身原油期货交易,甚至部分期货公司在佣金方面打起价格战。
“目前,国信期货广州营业部在原油方面有两个重点,一是与交易所以及大型现货企业联合举行原油期货推介报告会,就合约设置、期货现货结合、套利套保以及投资机会做全面的推介和讨论。二是营业部结合总部研发力量支持组建能化研究团队,针对产业需求和各种研究服务需求进行对接支持。”国信期货金橡胶小组副组长张福超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以往期货公司更多是介绍原油期货交易交割规则,没能切中企业与机构投资者的痛点。如今更多向他们推荐各种套利交易策略,大幅减低价格异动等风险。此举收效不错,可以促使原先选择观望的下游能化企业决定参与。不过,相比国内企业参与原油期货热情高涨,海外投资机构的步伐稍慢一拍。
据一家期货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在国内原油期货上市初期,其价格将更加贴近运往远东地区的可交割油种CFR(到港价),比国内原油期货报价可能高出2.5-2.8美元/桶,这个价差足以让不少对冲基金获得不错的套利收益。不过,这种跨地价差套利交易实际收益到底有多高,还取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
编辑:刘春燕 主编:陈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