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延养老撬动千亿市场 太保等险企枕戈待旦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3-16 20:17:35
■吴丽华
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作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养老保险即将迎来发展良机。
两会期间,保监会两位副主席在不同场合先后表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通过,将于近期实施。至此,已经准备10年之久的税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在即。
对此,一位大型保险公司高层人士告诉华夏财富君,“保险公司层面期,9家保险公司获得资质经营税优养老,他们可以积累经验,并获得第一批税优养老客户。从客户角度来说,税优养老一方面能享受税收递延的优惠,另一方面,产品本身成本低于市场上的养老产品,收益还是有吸引力的。”
此前有测算认为,税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将为寿险行业带来数千亿的业务增量,为商业养老保险行业带来发展良机。
商业养老险迎发展良机
深度老龄化时代到来叠加养老金积累不足问题,从国家到个人都不得不重视商业养老保险发展问题。
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为6.9%,基本进入老龄化。2016年该比例为10.8%,人口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联合国预测未来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最多达到4.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3.79%。
与此同时,2017年我国养老金体系三个支柱积累的养老资产约为7.05万亿元,仅占GDP的8.52%。而美国2015年三个支柱积累的养老金资产总量为25.4万亿美元,占GDP的152%。
这种情况下,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刺激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成为解决养老问题路径之一,10年前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被提上日程。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在一定比例或额度之内,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将来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时再补缴个人所得税,这相当于将当期的税收延迟到退休以后缴纳。
保险行业一直将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视为重大发展机遇,将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年金及养老保险是寿险公司的主力险种,一旦税延政策到位,将有爆发式增长。”
2017年底,中保协发布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其中,对职工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购买意愿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如果国家推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假如每月最高延税限额800元),36个大中城市有购买意愿的职工人数比例将达到57.8%,超过半数。由此可见,在养老、健康需求日益迫切的如今,税延型养老保险市场可期。
对保险业而言,税延型养老保险获批,意味着政策导向对保险业发展的扶持,将很大程度上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增加投资者对保险相关行业的信心,从而促进广大民间投资向保险业投入。
华泰证券曾根据之前的一份未执行的试点文件测算显示,如果缴费限额为每月1000元,其中700元用于个人养老保险免税,300元用于企业年金免税,按照我国个税纳税人约3000万测算,中性假设下,这部分人群占3000万缴税人口的50%,则最终将有1500万人购买税延型养老保险产品。如按照700元每人每月的缴费上限计算,一年能收获1260亿元税延型养老保险保费收入。
而这仅是静态测算,如果动态来看,算上人均收入增幅和缴税人群的增长,以及未来有可能的免税缴纳额的动态调整,华泰证券认为税延带来的增量资金将达到约2000亿元。
假设如前述保险公司人士所言,这部分业务增量首先由9家获得资质经营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企业承接,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更早的消息则显示,上海保监局曾牵头组织8家保险公司(国寿、平安养老、太平洋、太平、新华、泰康、英大泰和、长江养老)成立试点工作专项小组,并向财政部上报了试点方案。
南开大学保险系教授朱铭来则对华夏财富君表示,理论上寿险公司都能够享受政策优惠带来的业务增量,但操作过程中监管可能会对保险公司的资质和产品有一定的要求,满足要求的公司和产品将会迎来机会。
太保多次表态
对于保险业而言,推广税延型养老保险可拓宽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不仅能带动保费增长,还能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增量,弥补商业养老险这一短板。中国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就曾对媒体表示,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开展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相关配套准备工作,在产品设计、制度制定、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前期研究和准备工作。目前,初步的产品示范条款、制度框架、信息平台建设等都已基本就绪,并确保试点政策出台后在较短时间内落地实施。
2017年12月中下旬,太保寿险副总经理郁华表示,太保已经做好相关销售和服务准备,可随时承接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落地。他还在去年的一次公司媒体开放日上表示,将从技术、人才、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提升税延养老保险产品优势。一是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技术促服务、降成本、优化客户感受;二是从需求研究、数据积累和模型预测等方面提高精算技术能力,并将传统的精算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一步结合;三是在精算、投资、风险控制、养老服务等领域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合理适配人才;四是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并行,为购买者提供包括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在内一揽子养老保障计划。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可以随时承接税延养老保险政策落地。
郁华还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双赢举措。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购买税延养老保险会大大减轻税负,建立和完善个人养老保障计划。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税延养老保险资金为长期投资资产,可以投入民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拉动内需,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此外,中国太保方面曾发布相关观点指出,其对个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税延型养老保险实施后,投保人可以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务负担。如果再扣除通胀因素,税收负担就更轻了。同时,它还能帮助投保人进行养老规划、理财规划,从而大大提高将来的养老质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