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8月信贷:“谣言”满天飞

作者:唐玮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9-04 20:19:55

摘要:8月信贷:“谣言”满天飞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 玮 上海报道

    8月的市场热闹非凡,从下旬开始,就流传着多个版本的8月新增贷款规模,从最初隆重推出的5000亿版本,到2500亿—3000亿的猜测,再到3200亿的“消息人士透露”,各界各显神通都玩起了猜数游戏。
    这期间,市场也随之风声鹤唳,震荡加剧,多次出现超过4%的跌幅。信贷规模的受关注程度远大于前期,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近期屡次接到多个同学的问询电话,“听说银行都不怎么放贷了?”“大致规模多少?传闻太多了,不知道信哪个。”
    也正是因为市场过于关注,媒体也追逐热点,各式各样的传言也应运而生。
    但真相只有一个,央行才是定期发布权威数据的机构,惯例每月的10日左右公布上月的金融数据。只有6月的数据是例外,央行于7月8日就将信贷规模简明地公之于众,详细数据与其他数据依旧在“老时间”公布。当时,也与今时今日相似,对6月信贷数据猜测满天飞,由于信息不对称,传言也影响着市场。
    央行新闻发言人白力9月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央行是否提前发布数据,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对市场不同版本的猜测未予置评。
    而目前流动性无忧,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认为,货币市场利率稳定,存量信贷与海外资金流入都能部分抵消信贷降幅。


媒体的无奖竞猜
    多个版本的8月新增贷款规模充斥着市场。
    8月21日,《中国证券报》头版头条引用消息人士的话披露,8月份前20天,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达到4000亿,预计全月新增可望超过5000亿。
    而后的一个星期,《第一财经日报》援引专家的分析称,8月份信贷可能超预期回落2500亿-3000亿。在8月未完之时,各主流财经媒体的预测性、猜测性信贷规模版本四起,大致在3000亿以下,仅仅相隔一周,8月信贷就产生了本质的变化,回潮变成了回落。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路透社报道的“监管部门的初步统计”的3200亿版本。
    以工行为例,有传言称该行8月的新增贷款在200亿左右,更有消息称该行8月贷款出现了负增长,大大出乎市场预期。
工行行长杨凯生立刻于9月2日澄清,他在工行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该说法严重不实,工行8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为381亿元。
    今年上半年,工行各项贷款新增8645亿元,创下该行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而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58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81%,较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下半年工行的信贷投放和管理将继续体现有关部门的政策取向。一方面,要使得信贷投放的增加满足经济增长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信贷的增长应控制在风险承受能力之内。”杨凯生强调说。
    信贷数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每月都会出现各种猜测。央行固定发布数据,对于传闻通常不予回应。其新闻发言人白力表示,发不发数据,这次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而8月的市场也在源源不断的猜测中震荡加剧,从3400点一路下跌至8月31日的2667点。
    建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对《华夏时报》称,市场过分恐慌。按照现在市场上广为接受8月3200亿的说法,同比还是增加的,去年同期为2715亿,而今年7月为3559亿,是同比下降的,去年同期为3818亿。
    “市场无需过分担忧,虽然有信贷紧缩的预期,但与去年相比,还属于正常情况。现在是回归正常,不能与上半年那种动辄上万亿的特殊情况相比。”赵庆明认为,信贷前高后低是惯例,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会戛然而止,像2007年四季度,占全年信贷投放的16%。


流动性目前无忧
    担忧还来自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力度。
    8月25日,央行发布《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年报》,下半年,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从二季度的“总体充裕”到“合理充裕”的措辞,还是引得市场浮想联翩。
    但央行也正扭转连续两周资金净回笼局面,本周再度恢复净投放。央行9月3日发行了950亿3个月期央票,本周若不再进行其他操作,央行通过净投放资金将高达720亿元,创出近一个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资金净投放规模。
    “目前市场化的微调就可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国信证券在一份与央行信贷专家交流后的报告中指出,货币政策没有转向。央行仍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不会有信贷额度的控制,目前连信贷规模的指导性意见都没有。半年内加息或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很小,央行倾向于用市场化的手段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报告指出,央行对宽松货币政策执行力度的定调是“宁大勿小”。但商业银行的信贷数量爆发性增长超出央行预期,央行正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和货币传导机制的研究。所以现在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必然的,“适度”强调货币信贷的可持续性,避免信贷总量的大起大落。
    两难,是近期频频听到的措辞。而政策正在寻找平衡点。短期内信贷继续大量投放必然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然而这有可能带来未来大量的不良贷款和通胀压力。
    近期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表面上的不一致,即是寻找政策上平衡点的表现。
    而银监会正在研究,拟对银行互相持有的次级债务资本工具分年从附属资本中扣减。银监会办公厅主任廖岷对《华夏时报》表示,这一研究对银行的影响,目前还不方便评论。
    但这一新研究,使得市场人士纷纷认为信贷规模将大量萎缩。
    8月27日中行行长李礼辉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仅仅在研究阶段。即使实施该项政策,对中行资本充足率影响也不会太大。中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为11.53%。
    中行今年的信贷投放量一直居于首位,有消息称,央行将向其发放450亿“惩罚性”定向央票,李礼辉则称,目前未接到央行相关方面的通知。
    目前确实有个别银行亮起了红灯。半年报显示,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11%,民生银行为8.48%,深发展为8.62%。而兴业银行为9.21%,招行为10.63%,工行由年初的13.06%下降到12.09%,建行为11.97%。
     “目前看来,亮起红灯的有浦发、民生、深发展,但对总体信贷规模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赵庆明指出,银行流动性目前还处于正常水平,因为货币市场利率依然处于非常低的状况。
    不同于7月份的上涨,8月货币市场利率较为稳定,一年期央行票据的中标利率已经连续第三周处于1.7605%的水平。
    由此看来,流动性目前无忧,而且大量的票据将提供大量的腾挪空间。国信证券邱志承认为,上半年部分新增贷款其实是为下半年准备的,银行此前为抢占信贷规模而接受的短期票据开始逐渐到期,银行正在将回笼的现金转向用于实体项目的长期贷款,这比空转的票据更能帮助经济复苏,更多海外资本流入将可抵消银行信贷的部分降幅。
    邱志承指出,存量的信贷资金仍能支持经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第一,空转资金的利用。空转资金是指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又存入银行,而未投入实体经济中(根据我们的调研,空转资金占今年新增信贷资金的比例在20%左右)。第二,旧贷款到期为新增贷款提供空间,最为明显的是银行票据,银行在这些短期票据到期后可以腾挪转换为一般贷款。第三,表外业务,信贷承诺和委托理财等表外业务也能提供信贷支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