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达沃斯引关注 京东金融陈生强详解“无界金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兮 北京报道
“人工智能、开放、合作……”无疑是这届达沃斯热议的话题。
1月24日,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出席达沃斯论坛期间指出,“四年前,我们去美国、欧洲考察,发现很多创业科技公司技术能力远超中国同类公司。而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情形。至少在AI和大数据层面,中国的科技公司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
事实上,这两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公司布局的重中之重。
比如1月12日,京东金融发布国内首个聚焦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众包平台——京东众智;百度此前更称将在2020年让依靠AI技术驱动的无人驾驶汽车在中国上路等等。
对于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分析指出,首先,中国人工智能创业者和资本结合得非常好。资本很愿意去投资具备人工智能潜力的公司,而人工智能公司也愿意去做很伟大的事情,所以他觉得无论是金融还是无人驾驶等领域都有很好的进度。其次,还要归功于政策支持。
早在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其中提出了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不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包括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开放与合作俨然成为各国企业之间重要的方向。
“中国要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有吸引力的国内投资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1月24日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
对于科技合作,陈生强坦言,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是全球技术发展加速的引擎。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合作可以说是人类取得一切文明成果的前提。“京东金融愿意成为全球范围内数据与技术合作最开放的科技公司。”
此次陈生强亮相达沃斯,与VISA、纳斯达克、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万事达等全球顶级金融机构的领袖齐聚一堂,无疑也为京东金融的国际合作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
陈生强进一步透露:“中国的科技公司正在全球设立数据实验室和AI研发中心,其中就包括京东金融。我们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未来不排除在欧洲、以色列设置新的研发中心,中国科技公司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级科学家加盟。”
数据显示,崇尚开放与合作的京东金融在中国国内已经实现与400余家银行、120余家保险公司、110余家基金公司,40余家证券、信托、评级机构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增长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中,如果技术变革和环境恶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的运行方式,那么哪些新经济模式能够让大家迈向共同繁荣?
对此,陈生强给出了四个字——“无界金融”。
“无界金融有两个内涵,一是数字化,即用户、用户行为、产品、业务流程和交易场景数字化,既包括结构化数据,也包括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这不是简单的在IT系统中去记录,而是以数字作为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和原动力。有了数字化的基础,全场景化则变成可能。二是全场景化,让金融服务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打破服务场景局限,还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连接线上与线下,实现‘O+O’式的服务,实现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他进一步解释道。
陈生强最后亦强调:“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产品和场景,将实现完美的融合。我们能为用户创造的是一种随处可见,触手可得的全新价值体验,实现无界金融。我们愿意与全球金融机构合作共赢,让科技融通世界,实现无界金融,为推动世界走向共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