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离岸人民币急跌400个基点 央行暂停“逆周期因子”影响有多大?

作者: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8-01-10 10:26:54

摘要:1月9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离岸人民币急跌400个基点 央行暂停“逆周期因子”影响有多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人民币开年涨涨涨的模式突然发生大逆转。1月9日,离岸人民币汇率遭遇重挫,盘中跌破6.53关口,一度大幅下跌最高400点个基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报6.5207,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跌251个基点,创3个月最大跌幅。

人民币去年1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走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1180个基点,涨幅高达1.8%;同期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1130点,涨幅1.7%。

为何人民币突然转为大跌呢?1月9日,市场有传闻称央行近期已通知中间价报价行暂停逆周期因子。

什么是逆周期因子,为何要暂停这个参数?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逆周期因子“开始启用,人民币美元中间价形成机制变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逆周期因子为一个参数系统因子,在于引导中间价向人民币基本面加速趋近,以兼顾汇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如今这个参数加进去才半年时间,为何就暂停不用了呢?

1月9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回应,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东北证券固定收益部首席分析师李勇认为,人民币过快升值势头是本次系数调整重要原因,未来短期内人民币过快升值势头暂缓。自12月19日至1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远高于人民币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欧元、英镑的升值幅度。本次逆周期系数调整点位与9月11日央行调降外汇准备金率20%至0%基本一致,均在6.50。这也是央行短期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但长期来看央行的汇率管理预期应会与国内经济基本面保持一致。

其分析,逆周期系数是调整而非取消,保留未来调整空间,且方向可上可下。根据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逆周期因子设立的意义有三,一是有助于中间价更好地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二是有助于对冲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波动,使中间价更加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合理变化;三是完善后的中间价报价机制保持了较高的规则性和透明度。从目前逆周期因子运行情况来看,人民币汇率在预期内运行,逆周期因子制度理应保持。央行对汇率的控制有足够信心,无论未来人民币过快升值还是贬值,逆周期因子都会进行相应调整以达到央行外汇调控目的。

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汇率市场化当然不是一放了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与市场不断沟通之中稳步推进,让人民币汇率真正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乃至清洁浮动。在经济企稳的当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再向前一步,短期间人民币的弹性也将加大。

对于2018年全年,多家机构认为人民币将依然保持升值的趋势。申万宏源预计2018年人民币相对美元仍有2%-3%的升值空间。中金公司最近调升了预期,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投资回报率上升,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走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此前的预测值6.48调升为6.28。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